我收藏了城市的胃
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城,对城市最真切的记忆是什么?我要说,是胃。
但你千万别以为城市的胃是被大鱼大肉灌得满满的,城市的胃其实是被一些小吃给养着的。一座城,它沉淀于心的影像,如老奶奶的老炉子,在文火里咕嘟咕嘟冒着气儿,在小吃的香气里徐徐给予浮现。
我楼上的老马,五十多岁了,患有肺气肿,走路总是气喘。老马是我在这个楼里最亲近的人,他和我一样,喜欢在家听音乐,午觉起来后,喜欢去城市里闲逛,在一棵树下看看报纸,然后磨蹭着去小城摊子上吃一碗酸辣粉、牛肉米线之类的小吃。很多人不能容忍老马清晨起来在阳台上的大声咳嗽,但我能宽容他这一毛病——我俩都是小吃爱好者。我也是这样,有时觉得一天就那样虚度过去了,就跑到一家小吃店里,吃一碗牛肉米粉、芝麻汤圆、骨头豌豆汤。一碗小吃下了肚,如安慰的暖流,抚慰着我的胃,也接受着我一颗悬空的心落了地。
一年之中,我总要去外面旅行好几天。其实我是故意这么干的,我想试探一下,我到外面去了,我还能想起故乡城市一些啥。我在外地行走,一旦思乡,就是抽动着鼻翼,那些小吃的香味、最亲的人身上的气息,就从千里之外抵达了。令我眷念的,还是那些躺在城里不起眼地方的小吃,是一个一个话不太多但一个眼神就能交流的人。
我去外地行走,最喜欢去县城,去那些小城里的僻塞角落里漫游。在都市里,几幢如云天的高楼,就把我的心脏压迫得难受。再说,民间的小吃,往往在那些大山怀抱里、河流边上的小城里悠悠飘香。古代的四大美女,不就是诞生在鸡声茅店边吗,因为那里有山泉、绿树、白云、鸟语。知道我怎样看一个地方的人生活得是不是从容安定吗,我一般看人的标准是看他是否像鹿那样温良,眉毛平顺而不是杂乱地纠结在一起,鼻孔里的鼻毛没粗俗地露出来。而一个地方的小吃,就是它最真实气质的一部分。
那些小吃店,有时也像一个历经世事的汉子一样不修边幅,你只管随意走去,用目光,用鼻息,就能感觉到。在东北一个小城,那个小城最高的楼只有八层,我吃到了血肠米粉,就是在猪大肠里灌的血香肠,里面加了坛子里的大白菜,柔和香浓,我吃了一碗后,又叫了一碗。东北的秋天,风有一些凉了,吹得脸上紧绷绷的,吃了两碗血肠米粉,似乎把我的七经八脉给调理疏通了一下,感到舒坦了许多。在云南一个小县城,我吃到了一种野菜煮的粥。吃着那粥,感觉山野大地上的地气,正在我体内聚集升腾。
那些经营小吃的主人,你如果在那里吃久了,一眼望去,他们的举手投足,往往就有一种亲人的感觉。在古代,他们就给归类了,是属于市井里那种引车卖浆者之流。一个小吃摊,一般就是一家人维持生计的全部寄托。一些经营小吃的,还有家传秘方。那年,小城里的胡老汉落气前,就是把一块卖凉面的牌子,颤抖着递给了他的儿子。儿子传了下来,孙子却在一个大都市里安家了,他做的是房产开发生意。
一群人,望着灰尘滚滚的城市,挖掘机推土机在轰鸣,那是老城在拆迁,一只田野里的青蛙漫无目的地蹦跳着,它失去了家园。我最后的故乡呢,就是那些安卧在城市角落里的小吃了,它们袅袅飘散的气息,像望不见的炊烟升起。
我庆幸,我收藏了城市的胃,是它们,让我认领了一座一座城。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