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ENLEHTO三角地公园的实用主义美学
特约撰稿 叶慧珏
真正好的公共空间设计,不只限于雕琢出能摆进博物馆的艺术品,更多的情况下,它和周边的社区融为一体,彰显出功能上的舒适感。
这样的理念,不是那么容易为人接受,但芬兰的城市规划师和博主蒂姆·哈默赖宁(Timo Hämäläinen)被问道:你们这里有什么好的公共空间设计时,他第一个在我的谷歌地图上输入的答案,就是Lastenlehto公园(芬兰语:Lastenlehdon Puisto),这个我连名字也很难一口气念清楚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这就是一个因为道路走向不同而形成的三角地区,位于商业区Kamppi,是连接居住区和大型商业业态的过渡地段。
一般来说,作为这种由小型街道交叉而形成的三角地,如果不是被废弃渐成一个垃圾场或者流浪汉蹲守聚集地的话,通常有几种显而易见的用途可能:要么按照地形建一栋楼——比如纽约的熨斗大厦(Flatiron Building),要么搞成大型绿地——比如上海的延中绿地某一段,或者就是变成一个街心公园——比如眼前的这个。
和哈默赖宁聊完后过了两天,我按图索骥来到了眼前这个地方。这是一个乍看之下特别其貌不扬的公园。但是仅仅在这个地方徘徊逗留了1个小时左右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这里。
不同的区域设计吸引多样化人群
如果不是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么一个面积不大的地方,居然被划分成了三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用一些简单的公共设施和空间设计思路,来体现各自对于不同人群的吸引力。
从Ruoholanhdenkatu靠近北边的入口走进,就来到一条公园的小路上。小路也是朴实无华的设计:左边一排树木绿植,右边一排面向南边的公园长椅。从这里走过路过的人,还真是有不少坐在这里看看书打发时间的。
而在这条看似安静的小道北侧,一排灌木隔离带的背后,则传来一些嬉笑吵闹的声音。循声而去,从小道半途的岔口右拐往台阶上走几步,你可以发现一个崭新的局面:这里全是幼儿园里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穿着芬兰规定的儿童户外荧光安全服,认真地埋头在一个个沙地里或者旁边的幼儿游乐设施上玩耍。
仔细观察这些设施,并没有特别的精美和复杂,但完全对了小孩子的胃口:几个方形的沙坑和一些沙地玩具,还有一些滑滑梯和跷跷板,就组成了这个社区公园最有生气的区域之一。
而小道的左边,则是另外一幅景象:这是一个面积更大的三角形游乐场,里面安置了各种各样适合大龄孩童和年轻人的玩耍装置:带有一些小冒险性质的管道和锁链装置、一个小土堆上的两个难度系数略有不同的滑滑梯、供人们爬上爬下的铁制不规则装置、橡皮轮胎做的荡秋千……这些装置本身,成为这片“大孩童区域”自然而然吸引这一年龄层人群的中心。
如果你再有点耐心穿过这条小道,就会看到一片更开阔的风景。
在国内任何一座一线城市,都很难奢侈到在市中心的商业街区附近,留下一大块椭圆形的绿地。这片绿地依着地势缓坡而下,呈现出一个户外剧院的设计概念:
中间是一个更小一些的“中央舞台”,植被看起来是供业余足球场用的那种平滑的草皮。而这个小“舞台”周围的地方,则是一圈更类似于公园草坪的陡坡。这里有一些石头座位,类似小剧场周围的观众席。人们坐在上面或者直接坐在草地上,都有一种在剧院里观看小剧场话剧的氛围。
和之前的两个区域相比,这块地方更加空旷和安静,前来坐着休憩的主要是成年人:看书的、情侣结伴过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看着椭圆形球场上嬉闹的、发呆望天的、做瑜伽的、睡觉的……
简·雅各布(Jane Jacob)曾经在她最著名的著作中提到过公共空间对不同人群的吸引作用,单一功能的公园和单一功能的街道或者社区一样,通常光顾的人寥寥无几,而只有用不同的功能区块吸引不同的人群在此地驻足,才能够让这个三角形公园变得更加开放和安全,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气。
地下停车场和街心公园的功能并存
多样化功能使得Lastenlehto公园成为当地社区一个令人亲近的日常化空间。人们去这里的时候,很少需要做心理建设和铺垫,也鲜有带着仪式感的。这里就是一个随时随地想去就去,永远觉得特别日常和舒适的空间。
北欧风格的简约实用,得到了另一种更接地气的具象化的体现。而人们喜欢这里,就是因为它的朴素实用。
十年前赫尔辛基开始建造一条地下隧道,方便从西边来的车辆更直接进入市中心商业区。同时,他们也开始在Lastenlehto公园的一边修建一个停车场的入口,为那些“进城”的车辆准备一个地下停车空间。
而这一次改造,将这个停车场入口很好地隐蔽在了公园一边。在完全没有破坏公园原有的设计氛围和功能的同时,想要在这里停车的司机,一出隧道就被引入这里,直接进入地下,极大降低了可能的尾气和噪音污染对公园的影响。
实用性和功能性至上的Lastenlehto公园,让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受到它的好。规划的艺术,就存在于这些设计的点滴匠心之中。(编辑 董明洁 许望)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