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秋拍力推张大千佳作

所属类别: 投资指南 | 作者:上海金融报 | 来源: 上海金融报 |  2016-10-31 10:18:15 
0

香港佳士得2016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5日至30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槌,拍品涵盖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名贵珠宝等。其中,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专题中推出的多件张大千佳作引人注目。据悉,这些作品不仅跨越了各个创作主题,也体现了画家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工笔人物画极为精妙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中最为知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画风自成一格。例如,此次将上拍的《秋山独往图》以文人高士为主题。画中的人物从远方归来,虽然望向观者,但其意却在身后的湖泊,正如画中题识所言,彷佛步履踉跄,稍有微醺之态。在创作此画时,张大千正处于艺术历程中极重要的转折期。1932年,张大千在苏州网师园居住期间,与书法家、收藏家叶恭绰成为挚友,同时受其鼓励,开始试习工笔及人物画。当时人物画对张大千而言并非陌生,但师古的早期作品以清朝人物画风格为主导,线条较为疲软。叶恭绰鼓励张大千研习元朝作品,尤其是关注细致、有力和典雅的线条,以专精人物画。

上世纪40至50年代,张大千的艺术创作达到巅峰期,因深受敦煌壁画艺术的影响,其笔下人物愈发工细。文人高士在中国传统书画中是常见的主题,而该作亦可视为张大千的自画像。画中的高士宽袍大袖,既有若有所思,又有神情悠闲,水袖和飘带呈现飘逸的气质,充分展现了张大千对工笔人物画的精到之处。

张大千兼探倪瓒山水笔法,以简约疏淡的山水入景,造成空间的广阔感,有古代书画中幽深之意境。画中背景的秋松树皮粗糙,老柏虬曲盘绕,松柏的枝干给画面造成了一种重量感,同湖边的苇丛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张大千的《行吟贯酒图》也非常不错。大千常慨叹:“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他一直认为,在人物画各种题材中,要画好一个高士是非常难的。因为绘高士不能有酸苦气、村野气和脂粉气,而是必须神怡气闲,眉清目秀,潇洒而简远,犹如魏晋六朝人物之风流,方可称为高士。没骨花卉清妍艳丽

张大千的《没骨牡丹》同样值得关注。所谓“没骨”,指的是不以墨笔勾勒,仅用颜色点染。没骨花卉不同于勾线染色的工笔笔法,花卉以清妍艳丽为主,完全用颜色去表现,从而有更加自由的表现空间。

该画法创始于北宋徐崇嗣。苏辙曾言:“徐熙画花落笔纵横,其子崇嗣变格,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至清初,恽寿平笔下没骨花卉具骨气而形似,愈趋隽雅。画花瓣时可全用颜色,也可用水墨点染,后略施浅色。张大千对花卉观察至深,此幅《没骨牡丹》设色淡雅出尘,将牡丹明艳照人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1949年张大千离开中国大陆之后,不停地寻找安身之地,到了香港后又转往印度。而当时的南美洲地广人稀,有鼓励移民的政策,因此有举家迁移、远走南美阿根廷的想法。1952年2月,张大千动身前往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此后其生活较为稳定。而香港佳士得征集到的作于1952年3月的《忆远图》,画风已趋于成熟,人物面部大多为椭圆形,丰满圆润,三绺秀须,头上结发,为大千心目中所追求的高士。

责任编辑:赵江伟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天边的炊烟”文发科木垒油画乌鲁木齐作品展
2016年大观书画拍卖会公告
43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再现“丝路之美”
连环画市场现收藏热 两毛钱“小人书”拍出上万
古玩收藏为何魅力大 收藏界秘密有多少?
成都现真实版《盗墓笔记》 两座东汉墓葬遭破坏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