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景点拍留影,他在景点拍游客
国际旅游者之经典废墟,手工银盐涂布及综合媒材, 1150x1720mm
国际旅游者之经典废墟
国际旅游者之经典废墟
国际旅行者,希腊海滩
国际旅行者,威尼斯广场
摄影师邵文欢2002年左右在欧洲交流学习,每到一处,自然都要去参观知名景点。他跟随着世界各国的游客,按照地图信息的介绍,登上某个观景台——每个地方都有的“最佳拍照点”。人们在面对希腊神庙的废墟、梵蒂冈教堂、巴黎红磨坊俱乐部这些经典时,会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端起相机拍照,接着是给彼此拍摄“到此一游”照。
如果在近几年,甚至还会出现更多的自拍杆。
“大家都为了这个而来,留张影就走了,全世界好像都一样的。可我在经典建筑面前感到一种莫名,我们旅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邵文欢在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这样说道。
于是他也举起自己的相机,却把镜头对准了沉迷于拍照的游客。人群都朝着一致的方向,仿佛被某种精神吸引着;或者朝向相反,对着自拍镜头露出开心的表情,仿佛让自己的脸和景点标志同框就意味着全部。
“旅游照片与摄影精神有所隔离,有时候甚至是漠然的。人为留下自己和景点的影像,好像这张照片与经典建筑一样就有了永恒性。”他说,“这可能是出于人们对崇高与经典的信仰。但经典所带给人心灵上的归属感不一定在每个真实场景中都有所触发。其实这个关系始终都是模糊的。”
邵文欢面对人物进行拍摄的时候不太有自信,但面对游客时就好很多——因为在那样的场合里,举着相机拍照片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游客百态图拍下之后,他用手工银盐方法冲印:这一层技术上的转变直接为普通的灵感小品增添了丰厚内涵。
图像变模糊了,人物和建筑的轮廓都带着毛边,空白处也有涂擦的痕迹。这仿佛是图片软件里做旧效果的滤镜,又仿佛是一百年后回看当今社会的老照片。时空如此交叠,原本混乱嘈杂的旅游场景沉淀下来,好像在传达着更多的内容。
“想通过摄影完整地记录现实可能不太做得到。”他说,“我们这个时代呈现出来的现实总是扑朔迷离,摄影能否达到现实其实也是不确定的。我选择摄影也就是因为这种可能性可以展现图像之外的东西。”
1971年出生的邵文欢曾经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油画,绘画出身的他后来却选择摄影这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手法。但是人们很容易在他的摄影作品中看出似是而非的绘画感。
在“国际旅游者”系列之中有一组作品,内容就是一两名正在拍照的游客。邵文欢先把它们冲洗出来,手工上色,然后再洗掉,剩下残留的颜色在画面中——结果这些穿着登山服、旅游鞋、提着塑料袋、腰间松垮地垂着沉甸甸腰包的人,忽然变成速写本中的肖像,T恤的蓝色好像是用水彩涂抹出来。
他承认自己有绘画情结,“图绘与普通的摄影特别不一样,前者完全依赖创作者的主观技艺,而后者则有很大部分是可以由工业产品控制的。我正是想要在主观性和物理性之间找到某种平衡,寻找自己操作与机器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在邵文欢大部分的作品中,对图像做复杂的手工冲印处理是创作过程中重要的步骤。
在较为近期的作品系列“不明……”中,他继续探索传统山水画与摄影之间的联系。一幅作品当中,能看得出右下角的芦苇、左上角的飞鸟、当中的云松,可其他地方是大量的空白,云雾、水面、山影——并且浮在所有之上的是一连串无意义的刮痕或斑点。这些组合引发出来的疑惑却正是邵文欢想要表达的,“我想做的就是消解。梅兰竹菊这种特别显著的中国符号如果被消解之后,画面就可能会有更多的超越和想象。我可以把景象拍的非常清楚,纤毫毕露,但就到此为止了。真正的影像到底应该怎么样?太过于清晰就会被细节桎梏。”
而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他用四十、六十多张不同的照片拼贴出来,他从2013年开始使用这种全景式方法来创作,它与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有着技术上微妙的契合。
“这两年忽然又流行起手工冲印,但其实很多复古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当代性原因——大家很迷茫,忙得停不下来,只好被逼着回望过去。这是现今世界的状态。”对邵文欢来说,他并没有特别地去追逐复古,“只是这种材料的方式可以刺激到我。摄影是客观的事情,我希望可以自己去控制,用像绘画一样主观的方式。咔嚓一声既不代表过去也不意味着未来,摄影只是时间的切片,可以制造无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