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牛角印章 感受百年商贾字号的传奇魅力

所属类别: 收藏杂项 | 作者: | 来源:  |  2017-02-22 09:40:00 
0

印章,可以说绝对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西方人所用之印章,仅限于公文和身份证明之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对其则有不同的称谓,如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我的家乡---黑龙江则称之为“手戳”。

最早的印章应该上溯至先秦至秦汉。那时,人们把印章加盖到诸如官文书信的简牍的封泥之上,以防止被人擅拆,另外还可以作为身份的证明。这点有点类似于海关现在还在应用的“火漆”。一般来说,从这个时候起,官印就已经发挥着其权利载体的实效了。

 

 

清代牛角印章 (图片由商家提供)

等到竹简、木牍改成了绢帛,再到后来纸张的发明后,传统的泥封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印章却保留了下来。印章除了日常应用外,多用于书画题识,故此逐渐的发展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

如果想了解古人怎样看待印章,先让我们看看这两首诗

我有玄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

虎儿笔力能江鼎,教字玄晖继阿章。

(戏赠米元章二首 宋 黄庭坚)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赠刊印朱才俊 宋 方回)

可以想见,在那些才华横溢的大儒心中,印章的地位绝对是不遑多让的!

中国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等为印材,后有才有了牙、角、木等,直至元代以后才开始盛行石章。牛角章一般多用于民间和商家,官方用印暂没有发现,可能这和牛角这种材质不如那些贵金属以及玉石的贵重有关。

 

 

清代牛角印章 (图片由商家提供)

这是一个牛角印章盒,里面有两枚印章,一枚印文为“德盛通记”,另一枚印文为“ 利号记”从印文内容、字体上看,不是文人或者画家用的名章、闲章,而是生意人或者商号所用之印,如果放在当今,类似现在商品上的商标。比较难得的是此套印章保存完整,字体清晰,时代特征非常醒目,况且小小盒子制作精良,手法洗练,绝无当代机器加工之气,对于历史研究、个人收藏均具相当价值。

责任编辑:赵江伟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8848手机市场口碑并不好:设计山寨
曾令澄:等闲看功利 艺海自独行
你听说过暖玉和寒玉吗
过云楼遗珍:折射顾氏四代人的收藏往事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