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藏镬鼎
所属类别: 收藏杂项 | 作者: | 来源: | 2017-02-21 17:18:40

镬鼎

镬鼎(局部)
镬鼎 春秋 山西博物院藏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赵卿墓出土。这是迄今所见春秋时期最大的青铜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耳间距129厘米。鼎盛、鼎鼎有名、一言九鼎,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和鼎有关。西周奉行礼制,举行祭祀、宴飨和丧葬等活动时,奇数鼎与偶数簋组合并配置其他器物成套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其中鼎分三类,一为镬鼎,用以煮牲及鱼、腊,依形制大小分为牛镬、羊镬和豕镬;二为升鼎,也称正鼎,主要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三为羞鼎,又称陪鼎,用于盛放佐料,和升鼎配套使用。这件镬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耳间距129厘米,是迄今所见春秋时期最大的青铜鼎,从它庞大的体型来看,应当是煮牛用的“牛镬”。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