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说到的胡服骑射是怎么回事

作者:子正君 (新浪收藏原创专稿)
最近的热播大剧《芈月传》一不留神已经演到七十多集了,不瞒大家,子正君和同事们也一直在追这部剧。
前一段时间还一连发布了好多篇关于“芈月”的新闻,什么历史上真正的芈月啦,什么剧中的历史性错误啦,什么和氏璧像厕纸啦……虽然剧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子正君认为,单从故事完整性、人物塑造性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前天在剧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情节,说芈月与黄歇在论及当时的各国国力时,提到了赵国的“胡服骑射”,自赵王改革兵种以来,赵国实力大增。那么,这个“胡服骑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赵武灵王与秦宣太后(芈月)基本上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时间交集。
武灵王约生于前340年,卒于前295年,享年45岁。从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宣太后生年不详,只知从公元前306年成为太后,执政41年,秦昭襄王41年(前266年),宣太后失势,甚至被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逝世。从这个小简历里可以看出,在芈月夫君秦王赢驷当政时,与他同时期的赵王就是武灵王,而在她成为太后11年后,武灵王去逝。
在大致弄清了人物时间表后,我们来看看那些年赵国发生了些什么事。



在战国时期,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主要是看车有多少乘(四匹马拉的车, 一辆为一乘),正所谓“万乘之国”用以指代大国,很有意思,这个词到现在也挺实用,中美俄三国哪个没有一万辆坦克?

步兵也是一个重要的兵种,可是在武灵王之前,赵国的步兵军服以长袍为主,非常宽大。在生活中可以是翩翩君子,可是在战争中确实不太方便,别说是善于骑射的胡人,就连临近的中山国也打不过,常常被他们侵挠。

当时赵国也屡败于齐、秦、魏等国,损兵折将,不得不忍辱割地,几乎没有还击之力。武灵王逐渐意识到,赵国总是被动挨打,并非国弱民衰,而在于部队军装不适于新的作战形式。
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灵活方便。而赵国的步兵只适用于短打,速度跟不上,车兵的机动性又不强,遇到地形不好的情况,车兵的劣势表露无遗。
于是,他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大胆地提倡“着胡服,习骑射”,将骑兵列为主要兵种,步兵、车兵作为辅助。这时候的马在战争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在历代的画作当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印证,古画中的马元素非常多了。





改革过程总是困难的,历代皆如此,赵武灵王也不例外。虽然后来梁启超评价他是赵国的彼得大帝,但这个称号可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当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胡服骑射”时,遭遇了一片的反对声。他这回改革很彻底,不仅要求部队官兵改穿胡服,而且还要求举国上下所有臣民都改穿。所以受到了来自邯郸城内王室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以叔父公子成为代表的反对派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武灵王之后专门召集邯郸城满朝文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此后没人再敢说反对的话。他还率先穿上胡服显示改革的决心,并说服公子成穿胡服上朝。

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在战争中立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国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占领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胡服骑射”的精神鼓舞着历代振兴求变的改革者,也一定能够成为当今中国优秀的强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