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光流彩镇墓兽

所属类别: 鉴赏学堂 | 作者:李俊兰 何娟 | 来源:  |  2015-06-11 14:24:43 
0

照片1_副本.jpg

 

 

镇墓兽,顾名思义是镇墓的野兽,置身墓内,用来保护墓主不受鬼魅邪佞的侵扰。因为深埋地下,自然不可能是活体。它一般由陶土制成,或素身,或彩绘,或施釉,但在镇墓兽长达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曾出现过木、铜、石、瓷等材质的镇墓兽。镇墓兽的形状更是姿态万千,或站,或卧、或蹲、或伏,有呈鸟形的,有呈兽形的,也有人兽合体的,小部分端庄宁静,大多数张牙舞爪,摄人心魄,充分展示了冥界无穷的神秘力量,是中国墓葬文化的极端表现形式之一。

 

镇墓兽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的草创期,魏晋以至南北朝的初成期,唐代的鼎盛期,公元770年后突然消失不见,曾经华丽美奂的身影湮没在滚滚历史长河中。

 

草创期的三个代表

 

1.春秋时期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人形镇墓兽。造型奇特,头、腹、四肢不甚成比例,看上去有外星人的感觉。兽作蹲踞状,但臀下空无一物,双足各踩一粗壮的蟠蛇,腿、臂相对细小,鼓腹高挺,两突点式小乳,粗颈上顶一颗大脑袋,大眼,卷鼻,嘴侧伸出的两根曲柱,与头顶似角的两根曲柱曲向一致,故有人推测柱上应为盘案之类。若如此,案、案上重物、曲柱叠压在蹲踞之身,未免重心不稳,失之偏颇。不管头顶何物,从兽之造型,足踩之物,都有镇墓的意涵。兽高47厘米,长34厘米,宽30厘米(图1)。

 

2.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质镇墓兽。由方座、兽身、鹿角榫接而成。双兽背身相向,曲颈与尾相连,插入方座中。两兽均头插鹿角,口吐长舌,通身髹黑漆,用红、黄、金三色绘兽面纹、夔纹、云纹、菱形纹等。高170厘米(图2)。

 

3.河北平山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两对铜错银翼兽。兽首左向或右向,长颈竖起,胸肌开阔,两肋生翼,后臀雄起,宽尾倒曳,四爪遒劲抓地。额顶一弯角,旁立小耳,两眼圆睁,鼻孔翕张,排齿错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此兽通体错银,纹样百端,视之光华焕然,俨然自仙界飞临的圣物。长40.1厘米,高23.9厘米(图3)。

 

这三例形态各异,虽处镇墓兽的草创期,但无论材质、工艺皆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所谓草创,是指镇墓兽的初出形式而非工艺。

 

初成期的三个代表

 

1.偃师杏园西晋34号墓出土的灰陶镇墓兽。头、尾似狗,裂嘴圆眼,小耳贴面,耳下一撮短鬃,长尾甩起,蹄、身似牛,颈鬣三束,呈戟状,肩部生短羽,脊背长飞羽。此兽体形壮硕,模样凶狠,正义无反顾地走向墓中保护主人,是单体走兽式镇墓兽的杰出代表。长34. 5厘米,高23.7厘米(图4)。

 

2.洛阳北魏元邵墓(公元528年)出土的一对灰陶镇墓兽。分狮首与人首两种,皆昂首挺胸,脊背三撮鬃毛,短尾上翘,肩生飞羽,颈披长鬣,前肢直立,后肢蹲坐于长方形底板上。狮首镇墓兽,小耳大眼,口舌外吐,看上去不怒自威。高25.5厘米。人兽镇墓兽,头生锥状短角,小耳外张,隆眉凸眼,鼻头与紧抿的嘴唇均前伸,似有不高兴的事。高25.5厘米。镇墓兽在北魏晚期完成华丽转身,由单体走兽式变为双体蹲踞式,从此这对兄弟形影不离(图5)。

 

3.安阳隋张盛墓(公元595年)出土的一对瓷镇墓兽。几乎通体施青釉,亦有龙首与人首区分,两兽挺胸抬头,脑后有戟,背饰短鬣,短尾,肩生飞羽,前肢斜支向前,后肢蹲坐于长方形底板上。龙首镇墓兽,头顶两弯角,小耳掩在鬓须中,双目似铃,列齿如阵,鼻头一点黑釉,显得俏皮玲珑。高56厘米。人兽镇墓兽,头顶一角冲天,两鬓大耳招展,浓眉凹目,塌鼻高颧骨,紧抿的嘴唇带动八字胡上翘,唇下的三撮短须因而更加开散,令人忍俊不禁。高50厘米(图6)。

 

成熟期的六个代表

 

自从镇墓兽在北朝晚期以对兽形式固定下来以后,在唐代得了极大的发展,这发展始自兽的肩部,即由飞羽一跃而成肉翼。由于社会动荡及经济凋敝,在初唐很长一段时间里,镇墓兽样子少有变化。公元675年后,镇墓兽走上了发展快车道,短短几十年里数易其身,至公元700年更发展出飞扬跋扈的姿态,敷彩艺术也达顶峰。约略流行二十多年,遽走上草率之路,中原地区在公元750年后,已难觅其踪。以下选取数例,展示这个过程。

 

1.巩义芝田M89出土一对粉彩镇墓兽。时间约在公元650-675之间。兽均昂首挺胸,肩部有火焰式双翼,前肢垂直,臀部紧贴前肢蹲于近方形底板上,与前段的区别在于前、后肢之间没有距离或距离很小。狮首镇墓兽,头竖三短角,小耳分立两边,脖侧长须如板,眉耸若檐,环眼如电,紧抿的唇,膨大的两颊,使狮看上去十分逼真。高33.9厘米。人首镇墓兽,头顶一弯角,窄长耳,方额广颐,明亮的双眼,洁白的牙齿,让人产生墓中偶遇青年才俊的错觉。高35.4厘米。两兽均虎爪,无尾,眼、鼻、嘴以黑、红线描出,翼施红彩,身及四肢红、黑彩相间而施(图7)。

 

2.巩义孝义镇河南省储备局国库与老城砖厂各出一件三彩镇墓兽。时代均在公元675-680年间,可做对兽。狮首镇墓兽,头顶两长弯角(一角失),角内侧生支角,板须前有小耳,肩生半月板状羽翼,无尾,蹄足,蹲坐于椭圆形空心低台座上。角施白釉,支角施蓝釉,角以下兽背施酱黄釉,正面施蓝、黄、白釉,以蓝釉为主。兽低额高眉,铃目阔鼻,大口狂张,颌下三缕胡须,因设色淡雅,视之不觉凶恶,而显静谧之态。高35.7厘米。人面镇墓兽,头顶高粗角,两耳外展,肩生羽翼,前肢粗壮,蹄足,无尾,蹲坐于椭圆形空心低台座上。角、脑后、耳背涂黑彩,耳内涂橘黄条彩,嘴唇涂橘黄彩,翼、胸、腹、前肢饰黄、绿、白三种釉,背、后肢酱黄釉。兽隆眉高耸,大眼环睁,抿嘴,嘴上八字胡须飘至耳际,颌下络腮胡须不清,粉面黑须,样子吓人。高41厘米(图8)。

 

3.巩义食口厂出土的一对粉彩镇墓兽。时代约在公元690-700年间。与前例相比,台座更高,羽翼的翎呈齿状,脑后刀戟如旗,前肢与后肢又有所分离。狮首镇墓兽,头顶两角高直,根生支角,板须如墙,前肢有板状的腿毛,蹄足。兽大嘴特张,獠牙对出,一副狰狞模样。耳毛、胸毛、颌须、腿纹均用墨线描出,体侧涂桔红彩。高62.4厘米。人首镇墓兽,头顶宽扁角前弯,前又分立三小角,招风耳与宽大的羽翼相互映衬,前肢亦有板状腿毛,尾贴于背。俑眼、鼻、嘴、朵云用红彩描出,腿纹用黑彩描出,耳、体侧涂桔红彩,翼的膀部用红、黑彩绘出朵云。此俑身形高大,已摆脱前期镇墓兽蹙缩形象,益见雄伟大方。高65.2厘米(图9)。

 

4.巩义二电厂4号墓出土的一对粉彩镇墓兽。时代约在公元700-720年。与前例相比,台座又加高。狮首镇墓兽,头顶两弯角,支角升至中部,脑后戟饰残断,双翼翎羽飞扬,前肢稍细,有腿毛,蹲坐于长方形穿孔高台座上。兽张着血盆大口,獠牙突出,白眼瘆人。胸部刻一“U ”形符,残留云纹,其余彩绘大多脱落,高62厘米。人首镇墓兽,独角缭绕,脑后戟饰残断,双耳外张过甚,与羽翼尤如屏风布阵,翼、腿与前者别无二致。兽隆眉,铃目,高颧骨,蹋鼻,抿嘴。角、耳廓、羽齿涂黑彩,耳内、翼膀有桔红彩残迹,脊背枣红彩。高62厘米。这两兽造形华美,通体洁白,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图10)。

 

5.巩义二电厂M38出土的一对三彩镇墓兽。时代约在公元700-720年。两兽造形保守,羽翼呈半月板状,但脑后戟呈火焰状,已是戟的最高形式。狮首镇墓兽,头顶两弯角,支角升至半空,两角夹一宝珠,板须肆张,板须前有两小耳,前肢劲挺,蹄足,蹲于椭圆形穿孔高台座上。兽鼻梁高挺,大口怒张,白舌,唇下三缕胡须,益觉面目可怖,通体饰以黄、白、绿三彩,光华夺目。高74.4厘米。人首镇墓兽,绕角前伸,双耳外展,双翼、前肢一如前者。兽昂首挺胸,举目上望。脖子以下施黄、绿、白三彩,金碧辉煌,上衬粉白的兽面,更显不可一世。高76厘米(图11)。

 

6.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一对三彩镇墓兽。时间为公元723年。两兽与洛阳地区的镇墓兽有较大区别,台座不高,饰彩至无以复加的地步,最突出的特点是兽的头部、背部、肩部,凡是与须发、角、羽有关的,均无限向上延伸,以至于兽如身陷密林,又如加入了蛇阵。狮首镇墓兽,头顶两长角,角后为丛焰式戟,戟侧有八支开杈式须发,双翼也由四支开杈须发替代,细肢前伸,爪足,蹲于中空低台座上。兽身饰绿、白、黄三彩,以绿彩为主,黑彩点睛,白牙森森,怒张的口,使兽看上去更加嚣张。高65.2厘米。人首镇墓兽,额头一短角,角后须发上扬,中间两束较高,扭缠在一起,旁边两束作冲天短角式,肩部四支蛇状长须替代翼,蹄足,蹲于中空低台座上。兽亦饰黄、白绿三彩,以黄彩为主,丛眉如柳,悬胆似鼻,冷静的目光,鲜红的嘴唇,在粉面映衬下,让人觉得这件镇墓兽相当地胸有成竹,保护墓主人的任务自然不在话下(图12)。

 

镇墓兽作为丧葬文化中最富特色的神来之笔,最能体现人们对死者的感情,既希望逝去的人不被幽界乱力怪神所戗害,又希望逝者的灵魂不来侵扰生者,这真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故此有镇墓兽从早期到晚期不一样的形式。早期形象有人、虎、神等,这是直接了当地借助眼见的实物来降妖除怪。到了魏晋的单体走兽,已加入了臆造的成份,这种似牛似狗的野兽,除了借助彪悍的体形,强颈的下颚,它颈部有戟形鬃,背部有飞羽,显然有神在扶持,有可能是融入了神意的牛或狗,力量自然比单纯的人、虎、神大得多。北魏时,镇墓兽变为一兽一人的对兽,显然是对只有蛮力的神兽感到不满意,需要添加人的智慧。当然,放入一活脱脱的人不会有什么力量,也与兽格格不入,故此人被改装成兽身,既为同类,其心不异,力量的倍增恐不止数数。人首兽身,似乎也能与墓主的灵魂勾通,羁绊着灵魂随便出入,达到生死相安的目的。入唐以后,兽首镇墓兽与人首镇墓兽形体越来越高大,身上饰件糜烂式夸张,无非是想进一步显现它们的威慑力,即使如此,也对幽界的鬼怪管束不住了,镇墓兽从中唐时期似乎一夜消失,取代它们的是放置于墓室壁龛或各个方位的十二生肖、金牛铁猪之类,这说明镇墓之物已由镇墓兽进入另一个系统,至于墓中的乱力怪神本身性质发生了什么,或说增加了什么内容,以至于镇墓兽统统换将,尚待研究。

 

(作者简介:李俊兰,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文博馆员;何娟,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员)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宋官窑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新密夜市经济:张六米线炒虾尾为啥嗨爆舌尖
开拓新战场 奥迪A3三厢对比宝马1系三厢
劳力士的贵,贵在钢好、颜好、芯能跑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