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福:把最朴实的情怀融入到创作中

所属类别: 古书画 | 作者: | 来源:  |  2017-01-12 10:02:38 
0

画家介绍:  李德福,195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高级邮票设计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邮政集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画家李德福

 

画家李德福

其设计并由国家正式发行的邮票代表作品有《衡山》《漓江》《长江三峡》《抗洪赈灾》《庐山和金刚山》等,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专业类大奖。

其绘画作品曾数十余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并作为国礼赠送给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政府部门收藏。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有画册、专著等多部。2009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国爱心慈善美术家”称号。

 

 

 

 

新浪收藏:李老师,您央美毕业后被分配去做邮票设计,当时您是怎么调整从所谓自由绘画到命题式邮票设计这样一个角色转换的?请谈谈其中的历程和相关感受。

李德福:邮票是个很特殊的行业,门槛很高,跟绘画创作有很大的区别。因为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它代表政治、历史、文化等包罗万象的题材,囊括各种事物。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平和印刷水平。通过邮票对一个国家的特点以及风土人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邮票对时间、地点都有很准确的记录,是一个非常权威的资料。我在中央美院学的是绘画创作,央美那是未来画家的摇篮,但真正成为画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接触邮票设计是我的一个幸运,但从专业角度转换而言就有不一样的地方了。做艺术家要求具有自由王国的境界,但邮票是国家发行的,要求非常严格,是做严格命题的设计。难度非常高。我做过一段这个工作之后,从开始的不适应到适应,有很长的一段过程。不适应的地方就是想要发挥的灵感被限制,但到后来既能突出了设计主题,又做到了艺术发挥的时候,便对这项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邮票,往往是一个题材多个方案进行竞争,择优选取。评委班子都是由国家级大师组成,好多是我心中的偶像级人物,譬如张仃先生、黄永玉先生等。能把一套方案做好,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其实是很难的。

 

 

 

 

新浪收藏:那时候压力会不会很大?

李德福:压力非常大。因为有这一个顶级的评委班子在把关,压力可想而知。我一门心思就是把这项工作做好,通过努力前后有多套邮票入选并正式发行,也得到了集邮界的认可与好评。

集邮界的评奖也是非常严格的,属于国家级的评选。这项工作我做了二十多年,主要从事风光类的邮票设计。风光类邮票在整个邮票设计命题里占的比例不是太大,周期比较长,属于原创。这里有原创和再创的区别。风光邮票就是根据选题,深入生活,面对自然风光,有感而发,这属于原创设计。等方案做出来以后,交给编辑,然后通过评委会选定,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之后,就可以定稿了。

这个压力大在哪呢?如果长时间不出邮票怎么办?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却一直拿不出作品来,我就会感到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广大的集邮爱好者。我的精神压力就会变成自己进取学习的动力。做了许多年的工作,我设计的邮票作品多次获奖,回想起来我挺有自豪感的。作为邮票设计师,邮票作品可以载入国家档案,永久保存,乃一大幸事。

我从最初在学校里学习美术创作,到设计邮票,时光飞逝,现在我到了耳顺之年,完成了这个邮票设计的历史使命,成为了职业画家。我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现在我从岗位退休回到自由创作的状态,但仍然觉得多年的命题创作对我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偶然跟朋友聊天,人一辈子画画,在年青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年轻不怕吃苦,把地基夯得越实越好,到后来再不断提高学养,这样的路途才会越走越远。

 

 

 

 

新浪收藏:邮票设计并不是单一的把风景绘画印到邮票上去,成为一种图案就算完成了。其中应该有设计思路和理念的。您是怎么把握风光类邮票的设计思路,把设计思路与绘画创作这两者结合一体的?

李德福: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邮票?一、中国邮政,二、面值。在设计中这两个元素是必须的,占很重要的位置。邮票属于票证,是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绘画是在其中充实邮票的一种方式,跟上述两个元素要呼应起来。我的山水有很强的设计性,自然并不刻意。我对落款、印章都很讲究,其实有成就的画家走到后来都有很强的设计感,我们称为绘画的设计性。所以,邮票设计这个工作对我后来的创作影响很深,使我的画面更讲究。把邮票设计和绘画这两者驾驭好了,融合在一起。

新浪收藏:那您的创作为什么定位在山水画上?

李德福:这跟我小时候接触的环境有关,我家住青龙桥镇那边,上学时就从青龙桥镇步行去学校,穿过颐和园,我看到了很多的景色,那时看到的跟现在的大不一样。小时候看到的民间画师的彩画让我觉得很神奇,憧憬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画成那样。小学时的启蒙老师带我入了门,对我启发良多。我觉得山水更能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升华,我画山水追求平远和深远,讲究画意。中国画讲究诗情画意、文化背景,而且中国人看山不止是山,讲究文化性格,把山比喻成人、把人比喻成山,跟西方人看山是石头的观念不一样;还有历代帝王将相,把山看成江山,已经不是山本身了。中国的山水画将景本身注入画家的情感,注入艺术家的个性。我对山水最终表达的是我的情怀,表达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新浪收藏:您山水画创作的理念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李德福:也没什么不同。我更多的是一种敬畏。道家的思想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人无敬畏之心,是做不好创作的。我现在是想把我最最朴实的情怀融入到创作中,传达一种美——山水之美,不断地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新浪收藏:李老师,请说说您对美的理解,对山水之美、艺术之美的看法。

李德福:我对山水画创作的美的理解就是神秘。中国画能打动人之处——藏。我现在也在琢磨这个问题,中国画动人之处在于曲径通幽,这个就是神秘了。黄宾虹说:实处易虚处难,意境见虚处。虚处很难,虚处不是没有,是见意境,真正打动人的正是虚处。我最近在琢磨,这个“藏”。虚虚实实,实中见虚,虚中藏实。这个虚处不是没有了,是体现妙处,得用心去做。我出国看欧洲的风景,阳光很好、空气透明,但这什么都看清楚了,没有画意,不“藏”,诗意就没了。

我去看江南烟雨,就是虚虚实实的,正是黑白灰的奥妙关系。南方大部分的山水都是这种黑白的关系,去新疆、去西藏,都没有这种感觉。产生中国画这个画种,正是基于这个环境影响,你跟外国人讲墨分五色,他根本就听不懂,为什么竹子画成黑色的,还有朱砂色的,他们都不懂。在没退休之前,我就把我的设计室改成画室,老外去我的画室,看到一面墙那么大的山水画,他很吃惊,问我的画是什么体系(老外讲究科学体系),你的草图让我看一下,你是打格放大还是用什么放大的?你是怎么表达这些机理结构的?我说没有,回答他一句,“山在我心中”。按中国话说,就是胸中有丘壑,笔底生云烟。说明我观察很多,写生很多,石头长什么样心里都很清楚。

中国画除了全身心的投入,还有就是讲究天性,创作时心情愉悦,过程是一种享受,不会觉得痛苦。我年轻的时候出去写生,风餐露宿,那是必须的,但是回到画室,那是一种细心归纳,研究的过程,进了画室就是要冷静、沉淀下来。创作是要归纳、是要研究的,中间过程是一种享受,心情是愉悦的。我接受北京旅游卫视采访时讲过,我创作大尺幅作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的感觉是陶醉,真的陶醉。我写生时被风景所感染,在创作时被作品所感染,我是我作品的第一观众,当我绘画比较满意的时候,我先自我陶醉一番。

 

 

新浪收藏:谈谈您对青绿山水创作的看法。

李德福:青绿山水画的历史很悠久,我的青绿山水是在写意的基础上再发展。我从故宫所藏王希孟作品《千里江山图》那获得启发,它有一定的制作性,在设色时候是多层次的罩染,一次染色是不够的,多次罩染对墨色不会伤害。青绿的装饰性非常强,韵味相对弱一些。我想在水墨的基础上加强气韵,在不失气韵情况下,又有色彩的鲜活。这两项结合起来很难,色彩和水墨之间协调不好,会造成冲突。写意青绿用墨色去表现,就要注意结合的问题,墨色不能“脏”,颜色也不能“脏”,这才能悦目。我对此做了多年的尝试。近代有吴湖帆和张大千做写意青绿山水的尝试,很值得我去学习,我要进一步提升写意青绿,更有气韵更润泽。但重要的不只是方法,还要有情感的表达。我不光学习前人,还要有自己的面貌出现,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不断的努力。

新浪收藏:您作为一个北方人,但作品中不失南方山水的气象,这是所谓的“北人南相”,您是否更钟情于南方的山水,其中包含很深的感情呢?

李德福:我觉得水墨画更适合表现南方山水,而且我工作的原因,去南方出差的机会多,于是就顺其自然地绘画南方山水。它那种天清气朗、那种自然节奏、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情景更易于入国画。南方山水,更贴合写意青绿,更容易出韵味,使内容与艺术形式更为统一。

 

 

新浪收藏:李老师,您讲一下游历跟阅历对您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李德福:我工作的同时的确游历了名山大川、大江大河,做了大量的写生。写生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去野外写生,很多年轻人这样问我。我说,写生是什么?是人与大自然交流的一个过程,带着相机去采风,只是用快门完成一个构图,但没法获得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直接观察、与实物交流,大自然千变万化,树是什么结构,石头构造怎么样,这些都很美的。拿起毛笔作画,当前人总结和自己总结的笔法不够用了,你就要创造新的笔法、新的表达方式。经常去写生,心里就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写生的材料和创作的材料是相同的,两者可以共融,回到画室创作完全得心应手,跟相机拍照所得是两码事。能够直接跟大自然交流是最好的体验。通过写生使画面获得生命力,这样创作才得心应手。

新浪收藏:写生会给绘画创作带来现场感和空间感是吧?

李德福:对,为什么人家看你的画展,在你的作品前停步下来,哪怕几秒钟,足以说明你的画很不错了。作品要有现场感,让观众也能身临其境,在你的画面前留影。如果你对自已作品都不激动,那怎么能打动观众呢?

去年我去黄山写生,就直接用毛笔在宣纸上对景写生,也在画上设色,这样的创作更鲜活,而不是写生和创作分离,手跟毛笔没有分开,写生与创作结合,功夫就能逐渐提高。

 

 

新浪收藏:现场写生用不用讲究速度?

李德福:风景写生不用强调多快。心要静下来,细致观察,同时要有良好的记忆力。

新浪收藏:谈谈您今后的艺术之路将会做怎么样的规划?

李德福:我希望今后能画得更好,没设想太多的计划。我现在对中国的名山大川——五岳很感兴趣,五岳有很厚重的文化底蕴,前人曾做过大量的主题创作,但还没成规模,我想去完善它;我还有一个愿望,如果体力允许,我想再重游五岳,把自己的眼界再开阔一些。我还有个计划,就是对北京的皇家园林做系列创作,皇家园林不同于一般的园林,怎么去表现皇家气魄,不止于外在的亭台楼阁,还要深挖内涵上的东西。用中国画表现皇家园林的历史气息,又不显得陈腐,我在思考这个层面如何去把握。

责任编辑:赵江伟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8848手机市场口碑并不好:设计山寨
曾令澄:等闲看功利 艺海自独行
你听说过暖玉和寒玉吗
过云楼遗珍:折射顾氏四代人的收藏往事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