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绘画誉华夏著述施教泽后生
王学仲 (1925-2013)山东滕州人。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张伯英、徐悲鸿、吴镜汀、李可染等。徐悲鸿誉称其为诗,书,画“三怪”。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在书法、绘画、文学、哲学方面造诣深厚,创立“黾学”学派。本文仅对其书法艺术来源及成就作一浅析。
著述巨丰,书法蕴含学养之根
先生勤勉治学著作等身,在诸领域建树丰富。创作了大量的国画、油画、书法、篆刻作品,出版了《夜泊画集》《王学仲画集》《王学仲书艺》《中国画学谱》《墨海四记》《黾勉集》《王学仲散文集》《三只眼睛看世界》《王学仲短诗选》《王学仲书画旧体诗文选》等近百种诗歌、辞赋、散文、小说、文论和书画作品集。他创立“黾学”学派,形成了包含有哲学、美学、书学、文学、诗词学和绘画学的完整而又科学的黾学学术体系,为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多学科的学术建树,使其书法承大统,学溯正源,不染江湖和市井书匠之俗,以浩荡正气与文化修行为旨的文卷气书风,馨扬中国书坛。
育人师范,书法呈现品行之基
先生一生从事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在全国文学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弟子门生。他在教学中借鉴吸收了西方艺术的诸多营养后提出“世界美术思潮中心东移刍论”,横亘于中西艺坛的广阔视野之上,提出“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的“四我精神”。其“欧风汉骨”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东学西行”的信心,他也确实实践了东学西行的理想。教书育人教学相长,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其书法正学规范,碑帖结合,拼弃了单一的尊帖或尊碑的偏执,以碑、帖、经三派合融取其众长之举,震撼中国书坛。
诗意入画,书法彰显才情之象
先生是一位画家,其水墨山水自成格局。在代表作品《汉家陵阙》中,空山无人,无树,崚嶒的石头肃穆庄严,然却似有霍去病“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壮语的袅袅余音,有千军万马长嘶而过的背影,蹄下的滚滚烟尘尚未尘埃落定,颇有曹孟德《短歌行》的氛围,悲而不颓,有激越沉雄的深厚情感蕴藏其中,这就是他高于一般山水画家的地方。而当其带着诗化的感受来描绘笔下的山川时,其作品不觉堂皇正大。这对其书法的意境追求与审美价值取向影响巨大,也使其成为韶华大汉精神的文化象征。
理论先导,书法上溯传承之源
先生是一位书画理论家。其《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美学笃论》《王学仲文艺论集》等,在书画理论界都享有盛名。首次提出“碑、帖、经三派论”,这是继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清代康有为“南帖北碑论”之后,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卓越贡献。指出治学的“四我”主张,即“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撰写《天下第一壁经考——娲皇宫石刻》,又提出书画“五象”说。即“表象、意象、气象、空象、色象”之学说。发表“世界美术思潮中心东移刍论”一文,凸显其俯瞰中西艺坛的广阔视野。
王学仲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善,尤长魏碑、行书、草书。其书法充溢着横槊赋诗、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同时作为诗、文、书、画四绝,著作等身的文化学者,他为继承、发展、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此学养,先生千古,忝列书画大匠行列当真名副其实。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