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玉器

所属类别: 玉石.红木 | 作者:李书谦 | 来源: 理财  说到“秦人”,总能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撞击,有敬畏和赞叹,也有愤怒和惋惜。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  2015-06-12 09:22:17 
0

说到“秦人”,总能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撞击,有敬畏和赞叹,也有愤怒和惋惜。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部落,荣升为周王朝的藩属,继而晋升为诸侯国,到了战国后期跨入强国之列,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最终统一了中国。这个过程,包含着心酸的泪水、惊人的毅力和生命的代价,也体现了其难能可贵的务实之举,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百折不挠的勇猛精神,还得益于远见卓识的一系列政治改革。这群个性鲜明的人在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开辟出了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不平凡之路,虽历经艰难险阻,却实现了自我突破。于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东方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收藏了“昆山之玉”、“和氏璧”及“明月之珠”等众多宝物,仅仅15年之后,一切都荡然无存。《西京杂记》载:“(刘邦)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可见秦宫所藏的奇珍异宝数量不少。

 

 

 

1_副本.jpg

 

 

 

图1 玉璧 秦代 直径15.6、厚0.4厘米 河南省泌阳县官庄出土

 

 

 

2_副本.jpg

 

 

 

图2 铁芯玉带钩 秦代 长19、宽1.5厘米 河南省泌阳县官庄出土

 

由于连年战争,秦时的手工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再兼秦朝的历史太短,故流传至今有确切纪年的玉器数量极少。从河南省泌阳县官庄出土的玉璧(图1)和铁芯玉带钩(图2),可以窥见当时的玉器制作水平。尽管目前人们对秦代玉器的整体风格还没有达到一个清晰的认知程度,但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围绕着和氏璧而演绎出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故事。其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件玉器了。到了战国时期,秦昭王得知赵国得到了和氏璧之后,便给赵惠文王送去书信,称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委派蔺相如怀揣玉璧出使秦国,识破了秦国的骗局,拼死相争,保全了和氏璧。秦赵和氏璧之争可以看作两种玉文化的激烈冲突,就结果而言秦人取得了胜利,但“完璧归赵”的故事传颂千古,并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中,足见文化的不朽力量使政治的短暂得失相形见绌。

 

汉朝的历史长达四百余年,文景之治以后,一个空前繁荣的强大帝国出现在了世界东方。《史记﹒平准书》有:“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记载。社会财富的大量累积,促使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从而使儒家“君子贵玉”和“道器并重”的思想得以继承和发扬。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遐迩闻名的“丝绸之路”,新疆和田美玉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地区,为玉器制作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原料保证,开创了以和田玉主导后来玉器材质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改变了此前玉器以就地取材为主的境况,从而使得汉代玉器的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汉代玉器大多出土于诸侯王及贵族墓中,材质以细腻莹润的和田玉为主,设计新颖,构图巧妙,精雕细琢,纹饰华丽却不落俗套,整体形象充满动态和灵气。更多地承继了战国玉器玲珑清秀的特征,吸收了楚文化自由奔放、清逸脱俗的精髓;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特征,与中原地区的现实主义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根据汉代玉器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汉武帝之前为早期,主要承袭战国以来的传统风貌。自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玉石之路以后,进一步加速了汉代玉文化的发展,中原玉雕业跨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

 

汉代玉器不仅品种丰富,数量众多,而且雕琢工艺十分精湛。按其社会功能和用途的差异,可以分为礼玉、葬玉、装饰玉和陈设玉。与前期相比,礼玉在数量上明显减少了,六器也进一步简化,而装饰玉大幅度增加,仿青铜玉礼器也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玉衣、玉握、玉枕、玉剑饰(剑格、剑璲、剑首、剑珌)等,以及玉舞人、玉鹰、玉熊、玉仙人、骑马、玉避邪、玉玺印、玉鸠首杖等佩玉,“九窍”玉器(眼盖、鼻塞、耳塞、口含、肛门塞、生殖器塞)也非常流行,造型生动的仕女形佩玉十分常见。在装饰工艺上,由战国盛行的双面对称雕刻转变为不对称的风格,原来的片雕技艺也朝着立体圆雕方向发展,烘托出浑厚朴实、动感十足的艺术效果。汉代玉器雕刻手法日趋多样,隐起和镂空工艺非常娴熟和普遍,高浮雕和圆雕被大量运用。粗、细线条并用是汉代玉雕的特征,由阴线刻演变成游丝毛雕是汉代玉雕的重要标志。在刀法上仍残留有战国遗风的技艺,逐渐演变到具有高难度技巧的雕琢手法——“汉八刀”。从而使一些玉器的边缘直角有明显的锐利感,反映出汉代玉雕的简洁明快。同时,这种雕琢风格名传后世,并对后期的玉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盛行厚葬之风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代表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葬玉,闻名于世的金缕玉衣就是其中的一项杰作。玉衣作为汉代葬玉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汉代文献中,被称为“玉匣”、“玉柙”。为汉代皇帝和诸侯王等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它是用许多四角有小孔的玉片以金丝、银丝或铜丝相连而成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也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上最具特色的丧葬用品。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资料,我国许多地方都曾出土了玉衣或玉衣片,其中有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安徽、湖南、广东和云南。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晚期虢国墓地出土的玉面罩,在《中原地区古代玉器鉴赏之七》中已经谈到了,它由14件仿自男性面部器官形状的厚玉片,与44件三角形、梯形薄玉片组合连缀成人的面部形象,覆盖在墓主人的脸部。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汉代玉衣雏形。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路发掘的东周墓葬中,发现墓主人面部有带孔的玉片,它是按照五官的位置排列,身体上也有零星的玉片,这极有可能是玉衣的前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有“含珠鳞施”的记述,“含珠”施于口内,而“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镂,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龙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用玉衣随葬的葬俗仅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遂废除了“玉匣”。到目前为止,没有在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证明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3_副本.jpg

 

 

 

图3 金缕玉衣 西汉 长180、宽125厘米 河南省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

 

1986年,在河南省永城芒山镇僖山的梁孝王墓中,出土了一件工艺精湛的金缕玉衣,虽历经2000余年,又历经多次浩劫,却仍完美如初,也算是一件幸事。这件玉衣长约180、宽约125厘米,用2008片青玉组成,玉片之间用金丝编缀。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和鞋等五部分。头部由脸盖及头罩构成,脸上刻出鼻子的轮廓。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制成,两手作握拳状。用料可谓讲究,工艺可谓精湛,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仍感缺憾(图3)。正是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有着雄厚财力的梁孝王用这种方式来寻求长生不死的突破。然而,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仅靠金缕玉衣就能让尸体不腐。它只是承载了一个人类早期的美好期望,满足时人期盼死后有机会继续生存的愿望罢了。

 

此外,玉制装饰品和日用品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玉剑饰成为当时的流行时尚,出土的数量较多。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的玉剑格、玉剑璲、玉剑首和玉剑珌等剑饰,质地温润,造型生动,高浮雕的蟠螭纹栩栩如生。与先秦相比,透雕、圆雕及高浮雕玉器明显增多。

 

到了汉代晚期,神仙方术思想十分盛行。期望成仙、羽化升天是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都极为渴求的事情。在汉代的铜镜上,到处都是神仙羽人,奇禽异兽,还有直接表达愿望的铭文,如“千秋万岁”,“寿如金石西王母”,企望家常富贵,长生不老。他们用图案和文字竭力表达着这种思想,在常见的瓦当上有“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长生无极”,以及其他祈求富贵、升官发财的吉祥语。在这样的思维下,处处洋溢的飘逸之姿,流畅、委婉而轻柔的阴线刻纹,成为这个时期玉器的主要特征。“符箓”图形的影子也十分常见,增添了浓厚的装饰色彩。之外,受到中亚丝路影响而进入中原的一些艺术造型,以及与佛教有关的众多题材,对中原玉文化有相当大的冲击力。

 

汉代以降,中原地区玉器发生了重要变化,逐渐向装饰玉和玩赏玉转变。在题材和造型等方面,不断汲取佛教、绘画和雕塑等艺术营养,进行了大胆创新,使中原地区的玉器发展又进入了新阶段。

 

(作者简介:李书谦,三门峡市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宋官窑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新密夜市经济:张六米线炒虾尾为啥嗨爆舌尖
开拓新战场 奥迪A3三厢对比宝马1系三厢
劳力士的贵,贵在钢好、颜好、芯能跑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