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权

所属类别: 书法 | 作者: | 来源:  |  2015-08-10 15:16:49 
0

QQ截图20150810152120.jpg

郑 权

别署抱一,生于河南邓州。斋号五多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庆春书法篆刻工作室助教、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指导教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河南高校委员会副主任、胡抗美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荣获全国第二届篆书展最高奖、“农行杯”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大赛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50强、中国梦•翰墨朝阳——首届全国书法作品大展一等奖、首届“西雁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国艺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等。

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新人展、全国首届篆书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大展、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大展、第一届“西安碑林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

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大典》、《2013中国绘画年鉴》等。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河南电视台、香港文汇网等媒体作专题报道。书法作品、评论文章、介绍散见《中国书法》《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等。

作品由中国文字博物馆、西安碑林、河南省美术馆等收藏。

 

书家郑权的大篆情怀

作者:《理财》记者  魏 冬 白利倩 来源:《理财》杂志2015年第5期

郑权是近两年在书法界比较活跃的一线书法家,在中书协举办的系列国展大赛上多有斩获,屡获大奖,堪称是中原书坛的黑马。不过,与当下所追崇的行草不同,他醉心的,也为人称道的则是大篆,尤其是金文创作。

在书法领域,篆书(包含大篆、小篆,金文属于大篆)属于小众书体,而金文,作为先秦时期的古文字,其语境语义乃至字体,均与当代文字有诸多不同,它需要书法家有深厚的金石学知识储备,能够深入进去,熟练掌握,并领悟其中之美。同时,篆书的学习和创作是坐冷板凳的事,要能耐得住寂寞,因为知之者少,不是受众所追捧的热点,不能快速带来经济方面的回报。这些都决定了在故纸堆和钟鼎甲骨的锈蚀中寻找文字之美是件苦差事,但是郑权偏偏就是在这个干冷却又是书法本源的门类里,潜心向学,埋头苦干,化古奥为神奇,最终成长为一朵绚丽之花,带给人们诸多惊喜。

篆书,特别是金文,尽管看起来古奥、晦涩,但是沉下心深入进去的话,人们往往会被它所蕴含的高贵、大气的意象,高古质朴、神秘奇诡的古气息,端庄凝重、宽博圆厚的正大气象和随行就势、错落生动的自然之美所折服。这种美是一种纯粹而又干净的美。特别是作为中国书法的源头,篆书所蕴含的巨大魅力能够带给人深深的文化厚重感,让人深刻地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郑权正是体味到其中的真谛,所以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种美好的事物之上,这些年他一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当然,这也与他个人沉静的性格相吻合。他在早年人生遇到的一场大变故中,正是通过书法让自己从浮躁、无助和彷徨中找到了平和、顺心,并最终获得诸多生活上的绿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觉得篆书所呈现的沉静大气正是自己所要追求的,这让他甚为着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篆书成为他与喧嚣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不过,为真正找到这个心灵上的朋友,郑权也是走了很曲折的路。郑权说,尽管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但在2008年之前,他基本都属于闭门造车,一个人在摸索。后来他决定走出去,在遍访名师之后,他对书法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在高庆春、许雄志等大家指点下,篆书创作水平突飞猛进。最后他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以金文为主、章草为辅的发展方向。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从《石鼓文》入手,沉醉于《墙盘》《月仪帖》,然后涉猎《毛公鼎》《急就章》《大盂鼎》等,经过消化、吸收,进而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语言。经过长期积累,可以说是厚积薄发,在2013年,郑权迎来了自己书法人生的大爆发,他的诸多篆书作品在国展大赛中屡屡获奖,而他本人也成为书法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如今,郑权的篆书作品线条遒劲稳健又不失圆润,结体端整匀称、洁净明丽,笔法精细流畅,转折笔画自如圆转,结构奇古,体势欹侧、横势,达到了灵动与厚重完美结合,让我们既能感触到高古的气息,也看到了时下的审美志趣。郑权的作品所呈现的精美形式和高超技法让人瞩目,但这却不是他的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通过他的作品还能感受到其背后所蕴藏的书家人格魅力和充沛的情感元素。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书法是人内心的情感流露,伟大的作品往往都会蕴含着书法家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郑权的作品最大魅力就在于能带给人一种奇特的情感体验和鲜活的思想。而正是这种不可名状的内在品质,让人们在没有金石学的基础或者是看不懂的情况下,也能从他的作品中寻得共鸣。技法和思想的完美呈现,让郑权的作品有了超越和活力。这不仅为他赢得了诸多掌声,也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华文化强势回归的大背景下,他的这种风格,正引领收藏风潮。

尽管在书法界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郑权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相反,他把目光瞄向了文字历史的深处。他说自己过去关注的是书法铭文的本身,而对附着的青铜器本身和其背后的时代背景的实物关注较少。如果说过去是在故纸堆里埋首,那么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和青铜文化的那些锈蚀和刀笔融为一体,有计划去观摩各大博物馆和拜访名家,尽可能感触金石。他说,当你触摸到那些先辈的遗迹时,你不仅会在心里留下关于书法艺术美的烙痕,也会真正体味古人书法创作的真谛。人与书俱老,郑权其实也是在书法的厚土上品味自己的人生。

QQ截图20150810152046.jpg

QQ截图20150810152138.jpg

QQ截图20150810152106.jpg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宋官窑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新密夜市经济:张六米线炒虾尾为啥嗨爆舌尖
开拓新战场 奥迪A3三厢对比宝马1系三厢
劳力士的贵,贵在钢好、颜好、芯能跑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