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民
周伟民
1965年生,河南新密市人,师从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现任河南省书画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收藏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州大学艺术系特聘教授,中国长城书画协会会员。
作品曾入选“中日韩百位名家书画作品展”,“十四届全国花鸟展”,获“第二届方达杯书画邀请展”银奖,并被收录于多种大型画册。出版有《周伟民画集》《周伟民花鸟集》《周伟民孔雀专辑》等。
艺术要甘于寂寞
作者:《理财》记者 白利倩 来源:《理财》杂志2015年第3期
在采访周伟民之前,我按照惯例从网上查找其个人资料,但令我失望的是,网上除了一篇微博外,再无其他收获。霎时一种粗鄙的想法便在心中生长:他的画作水平应该一般,若不然网上不会对此没有记录。
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打开仅能查到的那条微博搜索记录。微博开篇是对周伟民的一个极其简单的个人简介,当我鼠标继续往下滑动时,一幅幅花鸟作品便映入眼帘,有坚持冬日觅食的小鸡,有栖息的孔雀,更有繁花似锦的牡丹。
在他笔下,这些花鸟非但没有当下的色彩艳丽,反而多了几抹水墨国画之韵;非但没有工笔画刻意的工匠气,反而多了一些生机与灵性。在他的作品里,处处洋溢的一股生活气息,这让我深思良久。
衡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依靠名气与宣传,还是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创作而甘于寂寞?看过周伟民的作品之后,我可以肯定,他属于后者。
自学成才
曾经有人说,若将理想比作一粒种子,最适宜其生根发芽的土壤莫过于一颗孩童时代的心。幼年时期,周伟民便将一粒画画的种子植入心中,并在整个青少年时期,他和他的梦想之种一起长大,生根发芽。
小学时期,周伟民看到课本上许多插画很漂亮,便开始用树枝在地上临摹涂鸦,玩伴们都觉得他画得漂亮,便争相让其为他们画,这给少年时期的周伟民不少信心,也正是凭着这份信心与对绘画的喜欢,让周伟民一直坚持走到今天。
一般来讲,一个成熟的绘画者在前期都有过专业的艺术启蒙指导,甚至专业训练,而周伟民却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在他早年绘画的道路上,“遗憾的是从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绘画训练,单纯地靠自己临摹去学习,当然在学习中会遇到比别人更多的困难,有时甚至想要放弃这条道路,但是想起当初学画画的那份初心,便咬牙坚持了过来。”
不过回想起来,我们的童年谁没有过乱涂乱画的时期,但是能坚持下来成为画家的又有几个?而幸运的是,周伟民靠着自己对绘画的喜欢与执着,再加上他在绘画上的天分,坚持了下来,把自己心中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
创作来源于生活
艺术高于生活,更源于生活。
业界对周伟民的评价不仅是一个多产的画家,更是一个根在生活之中的画家。河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安顺曾这样评价周伟民的作品:“他真是尝到了生活的甜头!他把开掘生活中的诗意美作为自己的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生活中的诗意美总是常出常新的,所以他的画不落旧套,耐人品味,笔墨隽永,能够给人以新的审美情趣和启迪。”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周伟民无论是从开始学习绘画,还是坚持创作,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一直是他创作的来源,例如,画孔雀他就会在动物园待上一天看孔雀。周伟民解释说:“这些生活常见的素材中,往往有着最打动人的东西。”
80后人物画家魏西源曾说:“好的艺术需要内心的真诚。”
这与周伟民所谓的真诚不谋而合。周伟民认为,绘画创作不是一味地关注绘画的技巧,而是自然地流露创作者内在情感的表达。他说,这是一个人绘画创作的灵魂,“绘画不是技巧对生活的再现,而是通过这些素材表达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来源于生活,如若不然,画的东西打动不了人,画出来又有什么用?”
艺术要甘于寂寞
周伟民的作品一直坚持用生活素材来创作,以写实的、有血有肉的生命艺术作品来打动每一位受众。但他自己却说:“至今仍无成就,只是一个初学者。”与其说他谦卑,倒不如说他在艺术上的坚持。这份坚持不仅是他战胜病魔后依然坚持创作,更是他多年来坚持创作始终如一的文艺工作者该有的骨气。
他虽然是一位多产画家,但却坚持每一幅作品都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来写生创作;虽然在当下画坛习惯性给每个画家分门别类,但他自创作以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即使如今艺术与商业靠得越来越近,甚至有些作品空洞无物,但他认为文艺工作者不能官场气太足,应该坚持该有的骨气与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在未来一定能够体现其市场价值;但反过来市场价值经过一定时间,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其艺术价值。艺术一定要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艺术创作者更要耐得住寂寞。”周伟民说。这也许正能够回答我在采访之前,为什么在网上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相关信息,单单只有业界好友一篇微博对其的评价。
采访结束时,我问他:“这样坚持创作多年,作为一位多产画家,累吗?”
“画画是我表达内心的一种精神诉求,这就像我诉说心里想法一样让我感到轻松。”他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