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曲线”持牌券商获批 混业经营曙光
交通银行作为金融混改的首家试点,在后续推进中或会不断有超预期的事件落地。收购33.3%的华英证券股权可能只是第一步,猜测后续对华英证券的持股比例或许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本报记者 王俊丹 上海报道
交通银行收购华英证券正式落地,距离全牌照综合化经营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6月29日,江苏证监局在网站公告表示,核准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交银国际”)持有华英证券5%以上股权的股东资格,对交银国际依法受让华英证券33.3%股权无异议。
交银国际此次收购原有苏格兰皇家银行(下称RBS)持有的全部股权。股权变更后,交银国际为华英证券的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仍为国联证券,持股66.7%。
交银国际为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港币。其在香港下设有交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交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从事投资银行、证券销售和资产管理业务。
尚缺期货牌照
由交通银行境外全资子公司间接完成的收购方式,与此前证监会所说“正在研究银行在风险隔离的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相吻合。
沪上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认为:“持牌券商有助于银行打通业务链条,打通直接、间接融资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华英证券净资产8.01亿元,2014年度实现利润0.46亿元。证监会公告显示,华英证券注册资本8亿,交通银行持股33.3%,对应出资额为2.66亿。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分析,考虑到股权收购中的溢价,预计本次交行实际出资额在3亿左右。对应华英证券19.8倍14年PE和1.13倍14年PB,相较于上市券商平均38.1倍14年PE和3.77倍14年PB,本次交易定价很低。
马鲲鹏表示,该交易架构完全符合预期,银行混业经营迈出实质性步伐。交行作为金融混改的首家试点,在后续推进中或会不断有超预期的事件落地。收购33.3%的华英证券股权可能只是第一步,猜测后续对华英证券的持股比例或许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目前,交通银行旗下的金融业务牌照已涵盖银行、信托、金融租赁、基金、券商、保险等,主要牌照仅缺少期货。
混业经营曙光?
除交通银行外,现在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也间接持有内地证券牌照。
持牌模式类似,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2002年与中国石油(601857,股吧)等公司共同成立中银国际证券,注册地为上海,中银国际持有中银国际证券37.14%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
另外,上市银行中有14家取得香港地区证券业务资格,包括五大行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目前在分业监管的格局下,我国《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均要求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在各自的监管权限里虽未放开,但已经曙光初现。
今年3月,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落实“国九条”的有关要求,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研究证券期货业务牌照管理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有关制度和配套安排,相关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并需履行必要程序。
现在“银行-境外全资子公司-券商”的间接持有模式恰满足证监会所要求的风险隔离基础,通过子公司持股有效隔离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有银行业人士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市场业务和综合经营早已屡见不鲜,混业经营也是大势所趋,完全放开持牌限制的可能性不大,但最终的修正案很可能涉及对这一部分的修改。
财政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中亦提到:“中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考虑参照国际做法针对拥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或非金融公司的金融集团制定并表监管框架,如考虑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从行业上看,银行集体加持券商牌照仍需时日,但继交行之后部分提前布局,拥有资源优势的银行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也将陆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