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保守” 欲改善可买股买基
羊年春节“广州日报钱生钱”公众号推出的“晒家庭理财经”活动,得到了广大粉丝、读者的积极响应。经过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的资深理财师评点,评选出了若干获奖案例,并总结出两大现象与读者共同分享。获奖家庭将可获得“雅诗兰黛千元礼包”。
综合读者来信,优点非常明显:“多元”理财思路清晰,2015年都有“随行就市”的新看法,对于股市投资都有浓厚兴趣。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稳健投资思考不足,整体思路过于保守,投资效率仍需提高。
文、广州日报记者井楠
现象1:理财过于保守 银行理财品占比太大
案例点评:理财过于保守。比如广州番禺的陈佩×小姐家,共有105万元的流动资产,其中100万元都购买了银行固收类的理财产品;又比如广州荔湾区的罗雪×小姐家,35万元的流动资产里,保险的比例高达30%以上。
分析:这两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趋向于降息降准,这对于银行系理财产品来说,属于长线利空政策:由于银行利息降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越来越低。另外,从投稿读者的年龄看,20~40岁占比高达83%,这部分读者的家庭比较适宜采取偏向进取的理财策略,“稳健”为主、进取为辅。
从产品配置的角度来看,“股票+偏股基金”的配置应在20%~50%之间,而保守型产品(存款、保险、黄金、货币基金)的配比不需要超过15%。
改进意见:政策趋向降准降息,年轻家庭提高“股票+股票基金”配置至20%~50%。
现象2:债券型产品少人配置 不懂“稳健”投资
案例点评:统计所有投稿读者,购买了或计划购买“债券型产品”的家庭不足10%。对于广州越秀区的韩×文小姐、广州越秀区的陈小姐、广州天河区的×豪先生等获奖读者,理财师的建议都是:2015年,增大偏债基金的投入;部分二线城市家庭,债券型产品的配置比例可提升至流动资产的40%~50%。
分析:而债券型基金正是稳健类投资产品的突出代表;恰恰是该类产品,在过去的3年里突飞猛进。2014年统计显示的全国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达6%以上,达到7%~9%数额的产品比比皆是。其投资风险又远远小于偏股型基金与股票,甚至比部分保守的货币型基金更低,值得家庭投资者青睐。
改进意见:今年增加配置偏债型基金,部分家庭可提升比例至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