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后壳价没降反升至20亿?

所属类别: 股票 |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07-01 10:06:19 
0

 尽管近日证监会正式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细化借壳标准,增加审核难度,从而剑指“炒壳”、“绕道借壳”,但借壳需求依然并未因此偃旗息鼓,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甚至部分“壳”资源的报价在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反而上涨,甚至报出了20亿的天价壳费。

给出这一报价的是最近一家来自于某上市券商营业部的人士,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手中目前有数个壳资源正在寻求“借壳”方。

“一家市值在27亿左右的壳公司,近期以20亿价格卖出,可分两次付款;一家市值在40亿的壳公司,则19亿卖出。而目前其手里有另一家主板壳公司欲以17亿价格卖净壳,而该壳公司符合重组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的内容,没有重大违法违规,没有谴责情况。”在上述营业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出示一部分“壳”资源清单中如此写道。

而当该券商人士更表示称其在发布上述欲卖壳资源的消息后,已经有十余人前来咨询有关壳资源具体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初壳价“爆炒”时候,壳价报价最高在13亿元左右,多数不超过10亿。

“壳”资源缘何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重组规定面前走俏程度真的更甚一筹?

深圳茶马古道投资公司总裁朱思铭向记者分析表示,新规出来后,借壳上市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仍存在曲线“借壳”的空间,在新政策下,这类“壳公司”的稀缺性优势可能就会体现出来。

“壳费涨价是可能的。”北京一家券商保代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在《意见稿》中对合规壳的定义做了重新定位,百余家存在重大违法违规、遭受谴责的上市公司则被排除在借壳的范围内,这也使得优质的合规的壳变得更为稀缺,而对于一些打算借壳上市的企业而言,其借壳的需求性依然存在。”

但短期涨幅是否真的能从10亿跃升至20亿的暴涨,数位行业人士则持不同观点。

“按之前的行情,一般情况下壳价在8亿-10亿元间不等,超出20亿元实属罕见。” 上海一家券商并购人士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虽然壳费有上涨的可能性,则或仅是“有价无市”。

该上海并购人士认为,“市场上对壳费的炒作确实沸沸扬扬,但事实上以较高价格去成交的案例并不多,毕竟买壳方掏出真金白银还是相对谨慎。”而他所指的高价格,基本为10亿以上的价位。

“借壳有两种方式,第一以资产去借壳,第二用现金买壳。”上述上海并购人士表示,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拿资产估值换取壳,估值存在弹性,议价空间也相对更大。如果是好的资产去找壳公司谈判,壳公司也会愿意主动降价,借壳的壳费成本就低。

对于现金买壳的方式,上述该并购人士则分析表示,“采用这种方式的一般是PE机构,但是动辄用10亿-20亿元的现金去操刀借壳,对于一般的PE机构而言是很大的考验,为了募集这笔资金,许多PE机构则往往需要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募集,很多项目往往是前面谈妥了价格,由于后面拿不出钱,最终也不了了之。”

虽然优质的壳资源“奇货可居”,但另一层面无论是从有关政策上,还是企业上市冲动上,“借壳上市”较IPO而言也在逐渐失去优势。而对于企图通过曲线设计规避借壳而实现上市的企业而言,《意见稿》中也对这一系列可能出现的规避行径做了规范,使得曲线利用壳资源完成上市的难度也大大加大。这也使得虽然“壳资源”稀缺性变紧,但与“借壳方”供求关系中,需求方也可能进一步萎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算,2016年企业IPO发行费用平均为4578万,募集资金平均为5.71亿元,但若从借壳角度来看,仅壳费便要支付10亿左右,且按照重组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还不能进行配套融资。

中信证券一名保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征求意见稿其实就是鼓励公司做IPO。而IPO的严格审核只是暂时的,未来更多关注在信息披露上。借壳上市相对IPO而言只有那动辄长达两三年的IPO排队待审的时间优势。”

责任编辑:李坚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想去看看在东经一百三十一度上的荒原餐桌
让花钱买表的人告诉你该买哪块表
房地产市场还有多少韭菜跑步接盘?
艺术地还原 细品法拉利250 GTO模型
顶级腕表联姻时尚大牌 你会为此买单吗
信用卡过多会有风险吗?一般两到三张最合适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