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强势上行 保险券商板块护盘

所属类别: 股票 | 作者: | 来源:  |  2015-07-23 10:29:35 
0

   两市开盘后强势上行。截至发稿时,沪指涨0.91%,报4062.35点,成交1865亿元;深成指涨0.53%,报13488.1点,成交1726亿元。板块方面,保险板块、券商板块、上海自贸区涨幅居前,航空板块、互联网板块、国产软件跌涨幅居前。

  外围市场方面,美股周三(7月22日)连续第二日收低,苹果等科技企业巨擘业绩令人失望,带动科技股下挫。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68.25点,或0.38%,至17851.04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滑5.06点,或0.24%,至2114.15点;纳斯达克指数收低36.35点,或0.7%,至5171.77点。

  消息面上,证金公司否认减持:未卖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证监会发行部多人已经休假 9月前不会重启IPO;人民日报:金融临时应急管理措施要择机退出;50亿规模或成再融资隐形红线 上市公司自谋对策;配资去杠杆“末日轮”:存量账户陆续“清盘”;24家遭调查公司股价飙涨 机构缘何逐鹿坏消息;券商加速拓宽融资渠道 两融债权ABS已报交易所;36家公司斥资406亿元回购股份 其中7家超10亿元。

  昨日盘中市场一度出现IPO重启传闻,触动市场敏感神经,指数因此剧烈波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市场信心的脆弱程度。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整个市场信心还需要呵护,维稳力量还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目前指数点位能够得到支撑。但是整个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所以也不要过高期望向上还有太大的空间。市场将呈现箱体震荡、个股分化的格局。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A股市场需要“重建”。短期主导市场风险偏好的核心因素是管理层“后救市”时期的政策选择,部分资金利用“救市底”形成的看涨期权做多,存量资金仓位大幅提高之前反弹仍可能持续,但纯粹博弈性的反弹并非长久之计。本质上,A股市场需要在资金供需、市场信心和估值体系上进行“重建”。

  根据申万宏源研究建立的股票市场资金供需的分析框架,虽然救市政策出台后,资金需求方IPO、再融资、大小非减持都被抑制,但是资金供给方场外配资和两融等也同样受制于去杠杆,公募净申购受限于银行渠道对于股票市场的谨慎,保险资金救市之后继续加大权益配置比例空间或有限。资金供需的新平衡需要重建,而这个平衡可能是一个供需均收缩的紧平衡。

  而在市场信心方面,管理层呵护“慢牛”态度明显。虽然对救市资金未来逐步退出的预期以及去杠杆抑制了风险偏好的快速恢复,但管理层确保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市场向下同样有底。未来市场将大概率呈现波动幅度逐步收窄的休养生息状态,用时间换取新主线的出现和市场信心的重建,使股市风险溢价逐步从高位回落。

  中长期来看,申万宏源认为,大类资产配置格局仍有利于股权资产;中国推进改革深化、发展新经济仍是必行之举,仍需要资本市场的繁荣作为辅助。从一年以上的周期看,“慢牛”可以期待。但慢牛以重建为前提,而重建需要时间。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市场受到一些基本面新变化的扰动,包括猪肉价格反弹、美联储年内或加息、IPO和再融资重启等直接影响通胀预期和资金面供给的因素。徐彪认为,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必须正视,中国只有把实体经济回报率做高,才能稳住国内资金,资本市场慢牛有利于对抗资本外流。对于IPO和再融资,在当前较为脆弱的市场心态下,融资开闸会有较大负面影响,理性选择是暂缓,等待市场真正走稳后重启。

  上半年行情中“互联网+”概念的风生水起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少明星股在市场的大幅波动中也被拉下神坛。分析人士普遍预期,下半年市场主线将以回归业绩为主,结构分化将成市场主流。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就认为,在市场后动荡时代,微观结构尚未得到明显改善,A股的整体风险偏好将逐步稳定在偏低的水平。这意味着A股将回归绝对收益时代,难以在短期重复全面和持续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沿着三条线索寻找绝对收益投资机会。第一是业绩明确,第二是流动性条件充分,第三是微观结构在此轮调整中出现明显改善。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则表示,本轮牛市的两大根基,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基本面改善趋势未变、居民资产配置向股权类资产迁徙趋势未变。展望未来6个月,资金入市趋缓的同时,IPO、再融资、产业资本减持均受限,因此资金供需对比仍可能资金供给占优,只是优势明显小于上半年。暴跌后市场风格改变,从炒概念到讲业绩,中报期业绩是试金石。

  而上半年中“市猛率”、“市胆率”的奇观可能不复存在。申万宏源认为,市场整体的估值体系需要重建。2015年上半年盛极一时的“市值故事”现在已难以被接受。上涨途中,50倍PE的公司股价还能在新故事的驱动下趋势性上行至100倍PE;跌途中50倍PE若无令人心动的新投资故事恐怕难以持续造势。

  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张忆东认为,此次股灾之后,牛市进入第二阶段“盘整期”,转型牛市的基础稳固,但上涨动能不足,缺乏系统性指数机会,但系统性风险不大。震荡市的实质是结构性牛市,相对应的是,投资应进入精细化、专业化的阶段,焦点在于挖掘成长和估值匹配度高的股票。

  张忆东表示,成长股的整体盈利在改善。根据业绩预告,创业板半年报业绩增长加速,创业板指成分股增速更高。已披露的创业板指成分股2015年半年报同比增长32.92%,较一季度17.68%的增速大幅提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需求持续扩张、加杠杆空间大和活跃的并购为创业板成长提供充足动力。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宋官窑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新密夜市经济:张六米线炒虾尾为啥嗨爆舌尖
开拓新战场 奥迪A3三厢对比宝马1系三厢
劳力士的贵,贵在钢好、颜好、芯能跑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