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奇葩:四分之一上市公司集体停牌“有良心”,无节操?

所属类别: 股票 | 作者: | 来源:  |  2015-07-07 09:03:22 
0

   “用不了多久国家就不用救市了,因为大家都停牌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最后一个停牌的公司,麻烦帮交易所关灯,断电。”7月6日晚,这个段子在网络上流传。

  在A股市场眼下的暴风雨中,史上最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停牌潮还在扩大:当晚,沪深股市总共有239家公司发布停牌公告,其中沪市41家,深市198家,其中,既有新申请停牌的,也有继续申请停牌的,原因大多是含糊不清的“因为重大事项”。据Wind统计,至7月6日晚,停牌的公司已达到了576家,达到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

  一名近期股价遭到腰斩的上市公司证券代表对澎湃新闻说,一天接到过数个要求公司申请停牌的电话。显然此时复牌的公司大都惨遭跌停,而高挂免战牌可能会暂时躲避风暴,所以顺势而为的企业甚至被夸赞为“有良心”。

  实际上,小散能够说服上市公司停牌的可能性不大,有一些公司停牌或许是大股东自保的需要:因为有股权质押。

  上市公司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借债,当债务到期不能履行时,相关债权人可以依照约定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价金优先受偿。当下,上市公司除了向银行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外,向信托公司进行融资也很常见,相关理财产品可以作为资金提供方。

  在股指未大跌时,A股市场的股权质押属于常态。比如5月,A股市场至少发生了535次股权质押,涉及股票个数339个。

  当然,股价的波动是股权质押所面临的一颗地雷。

  上海证券报称,金融机构对所质押个股设置的质押率一般都在三折到五折区间,比如价值10亿元的股权,融资3亿元到5亿元;同时出于风险控制考虑,机构一般会设定‘警戒线’(融资规模的150%)及‘强制平仓线’(融资规模的130%)来保障资金安全。

  当质押标的公司股价跌破“警戒线”时,融资方在一定期限内须向信托账户追加保证金或质押股票数量,否则将面临被强行平仓。

  目前,股权质押比例最高的为华信国际达到了60.14%,全部为大股东上海华信质押,上海华信总的持股比例不过60.78%。其中,在6月4日到6月16日进行了连续质押。

  特别是最后一笔质押前,华信国际已经达到近几年股价的最高位,即44.08元/股。幸运的是,因为重大资产重组,华信国际自6月15日起停牌,完美的躲过了暴跌。

  该公司目前仍在停牌期间,若此时复牌,境遇可以参照万达院线:即便买了44亿元的资产,复牌后已经连续两个“一”字跌停。

  所以,华信国际要是现在复牌,连续下跌,触及股权质押的警戒线并非不可能。

  有些涉及到股权质押的公司,可能运气比华信国际差一点。毕竟这些公司经历了大跌,但发现苗头不对后,有一些公司在近期已各种由头宣布停牌。比如,沙钢股份、平潭发展、道明光学、先锋新材、永鼎股份等。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出现有关某家的传闻便不难理解,即“该公司大股东之前在32元的时候以五折抵押融入了5亿元,目前正在强平中,大股东要因强平而易主,创股市史上首例。”

  当然,该上市公司对此发布公告,并予以了否认。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宋官窑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新密夜市经济:张六米线炒虾尾为啥嗨爆舌尖
开拓新战场 奥迪A3三厢对比宝马1系三厢
劳力士的贵,贵在钢好、颜好、芯能跑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