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博弈下半场 滞胀期高配黄金商品
6月30日,资本市场“中考”成绩公布,上半年股“熊”债“稳”商品“牛”。随着2016年资本博弈进入下半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呈现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和物价出现回升趋势的特征,在此阶段,商品为王,尤其有避险属性的黄金值得关注。
债稳股熊 商品风景独好
在经历年初人民币贬值诱发的短暂回调后,商品市场悄然拉开了上半年的牛市大幕。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文华商品指数由1月14日的低点106.81点上涨到6月30日的129.22点,累计涨幅达20.51%,基本收复2015年下半年跌幅。
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涨幅超过债券、外汇和股票,成为表现最好的大类资产。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商品牛市并非是单一品种的牛市,而是黑色系、农产品、有色金属、软商品和化工系等各板块渐次轮动,并形成共振后的系统性上涨。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对于商品今年上半年超预期反弹,可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商品属性,即经过长达几年的去库存结合国内供给侧改革,国内一些商品的供需关系出现一定程度改善;其次是金融属性,高收益资产荒、通胀预期、商品低估值等因素,引发资金青睐。
没有酣畅淋漓的上涨,也没有态度坚决的调整,这就是上半年的债券市场行情。在风风火火地上涨近两年后,震荡、纠结、彷徨逐步取代了“牛市”成为市场参与者对债券行情更真切的感受。有机构将上半年的债券行情形容为“泥鳅市”——肉少(空间小)、好动(波动大)、很滑(难把握)。
从10年期国债利率运行轨迹来看,去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80%左右,今年6月底,10年国债收益率还在2.80%附近;虽然从3月初开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时候都在2.9%以上,并于6月初一度升破3%,但凭借6月中下旬的这波行情,长期债券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再一次唤醒了投资者内心深处对于牛市的期待。
确实,当牛市持续时间超出历史规律,利率下行幅度突破了原先想象,债券资产的性价比已大不如前。面对经济间歇性地呈现回暖迹象、货币宽松受制于多种目标而更显冷静的时候,市场难免会对利率下行的持续性和想象空间产生怀疑,利率于低位波动加大可以说是自然现象。上半年信用风险密集释放,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债券市场的波动和分化。
同一时期的股市,则以一个不太标准的“L”形在6月30日收官。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证综指1月4日至6月30日的120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为17.22%;深证成指累计跌幅为17.17%;创业板指跌幅为17.92%。
市场人士认为,过去一年,股市处于去杠杆过程中,市场流动性收缩。今年上半年,在利率下行幅度较小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企业利润改善有限,上市公司估值难以提升。
滞胀期:高配黄金商品
“英国公投的直接结果是欧、英、美、日等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值得期待,叠加油价已经脱离底部区域,因此下半年开始发达经济体极有可能拖累全球进入准滞胀阶段。”某券商自营人士表示。
无独有偶。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姜超在2016年下半年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滞胀是今年以来资产价格表现的最佳写照。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