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忘了,留在家乡的爹和娘

所属类别: 人文 | 作者:闫广君 | 来源: 豫记 |  2015-06-10 17:17:28 
0

 2014年快过去了,这一年最值得记住的瞬间有哪些?除了外边世界的风云大事,还有父母亲人的的日常点滴。本土摄影师闫广君一直将镜头对准河南农村,记录农村的点滴生活,拍摄农民的喜怒哀乐。下边的这组照片,绝大多数是他在2014年用老式胶片相机拍摄的,他说,“走多远,都别忘了咱爹娘,都别忘了咱家乡。”

 

  来老包殿的香客

 

  

 

 

  摄于鹿邑武平城。武平城,名为城,实为村,在鹿邑县城城西20公里邱集乡,是三国年间曹操的封地,他被封为武平侯。老包是我们这里对包公的称呼。我小时候就常听到的包拯的故事,我们都叫他老包。别的地方叫包公祠、包公殿,我们这边叫老包殿。

 

  扎辫子的老人

  

 

 

  小麦的秸秆,把最上端掐掉,用水泡软,拿它编成扁平的辫子,用很多很长的辫子连在一起,制作成草帽,是豫东的一项传统产业。豫东的妇女有事没事出门都带着掐好的秸秆,编成长条的辫子。辫子到一定的长度算是一迋子,有人专门收购,一桄子几毛钱,很廉价。她们说,算是挣点盐钱。

 

  割蒲公英的老人

 

 

 

  蒲公英在农村叫蒲蒲丁,是一种中药材,割了稞子当中药材卖钱,据药书记载,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效。

 

  上坟归来的姐妹

 

  

 

 

  每年有三大鬼节:清明、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这张摄于农历十月初一,天冷了,鬼魂该穿衣服了,所以也叫烧衣节。鹿邑有句话叫“早清明晚十来一儿”,据说清明是收鬼的日子,而十月一是放鬼的日子,所以清明扫墓要早去,十一扫墓要晚去,因为清明去晚了,故去的鬼魂就被带走了,所烧的纸钱亲人也就收不的到了,而十一去早了,故去的鬼魂还没回到墓地,烧去的纸钱很可能被其他鬼魂拾去。

 

  贫富之间

  

 

 

  摄于鹿邑两河口村。左边的老太太落落大方,右边的则有些拘谨。两河口村在河南、安徽交界,涡河、惠济河交汇的地方。

 

  倚树晒暖的老人

 

  

 

 

  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老爹老娘坚守土地,照看孩子。不知这位倚树晒暖的老人在想些什么,你能理解他的孤独吗?

 

  任性聊天的老人

 

  

 

 

  摄于鹿邑县观堂镇孙庄村。几位老人赤膊光背在树荫下聊天,这是农村夏天常见的情景。与衣冠楚楚相比,这样更任性。

 

  赶集归来

  

 

 

  市集是农村定期举行的贸易,一般每几天会有一集,在不同的镇子上举办,大家去集市上购买生活品、农具等。随着农村小卖部、超市的兴起,一些地方的集市正在慢慢消失,不过鹿邑农村没太大变化,可能还更热乎,同一个地方,几乎每天都逢集。

 

  淳朴的笑容

  

 

 

  摄于亳州市安溜镇大刘庄。涡河北岸是安徽,南岸是鹿邑,隔河相望。图中老人正准备上地施肥,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到他的笑容你会理解什么是淳朴。

 

  其他:

  

 

  

 

 

  作者简介:闫广君,河南鹿邑人。任职于鹿邑县委宣传部,兼任鹿邑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鹿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专注于社会弱势群体和中原人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宋官窑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新密夜市经济:张六米线炒虾尾为啥嗨爆舌尖
开拓新战场 奥迪A3三厢对比宝马1系三厢
劳力士的贵,贵在钢好、颜好、芯能跑
书画篆刻家宋洋:紫砂壶艺术作品鉴赏
来自时尚界设计大师们的珍珠元素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