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发: 艺人必是匠人,匠人必存匠心
(本刊讯 记者赵新江)正月里,职业画家张文发的长卷巨著《马街书会》完工,此卷高90厘米长36米,耗时三年创作完成。记者对该长卷作者——张文发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他内心深处的创作意境,解读画家的艺术真谛,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他的作品。
记者(以下简称:记)
画者:张文发(以下简称:画)
记:谈一下你是如何开始喜欢绘画艺术的。
画:回望自己的童年,似乎想不起来有多少快乐的记忆。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玩伴没有游戏,好像永远处于寂寞中,那你只能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画画大约起源于此,画画中找到一些乐趣,排遣一些寂寞。童年或少年时期,人大约是最纯真最纯情最痴心的,都有些发傻的劲头。我当过小学教师的母亲最初教过画几笔简单的粉笔画,由此喜欢上画画,这一喜欢就喜欢了几十年。
收获既将结束
记: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画家的人生经历对绘画可能有影响甚至重要的影响,这方面你有怎样的看法?
画:你真心地画什么一定和你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系,至少和你的心路历程有关系。当然,这得排除掉为应酬为卖钱而画的作品,它们是含心量很少的作品。我生于农村,熟知农人对土地和粮食的深情。谁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正像谁都知道农民的重要,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用平等与关爱的眼光去看他们?是有所寓意的,我想让这些卑微的事物以艺术的名义光辉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我的身世亦如一粒粮食微不足道,但众多的颗粒汇聚成大地上动人心魄的风景,那一株株庄稼一粒粒粮食正是无数平凡人的象征。
落日
记:你是否认为这一类是你的精品。你怎么给你自己的作品进行价值定位?
画:基本可以这么说吧。首先我是个农民,尽管有地却未曾耕种过,因为不会耕种,是个不合格的农民,但关心土地与粮食关心土地上的人。关于作品的价值定位问题,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好一概而论,我只能心怀偏见地说自己的东西,我常以作品含情量的多寡为标准,也因此对自己寥寥数笔的渲泄情绪的涂抹略为轻视。很多人在说八大山人的荷花怪鸟、说郑板桥的竹子。要说怎么笔精墨妙我赞同,而说其怎么地看出了关怀民间疾苦,愤世嫉俗,我持异议。我认为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先入为主,不是从眼睛而是从耳朵出发的人云亦云。试想一下你不知道八大、板桥是何许人,更不知其身世,再把画上题诗去掉,面对这样一幅画,说说你真实的感觉,看出了什么?我甚至认为他们在画画时正是其心灵放松的时刻,无法想象一个人愤慨的时候会提起画笔。现在对画的评论中充斥了太多的穿凿附会、故弄玄虚以及言不由衷的话。有情感有思想的画加上技术过硬才算得好画。
麦田锦鸡
记:说到技术,想问下你平时是如何练功的。
画:这可真没啥新意,就照大师说的来呗,三分读书,三分练字,三分画画,一分其他。不过是老生常谈,不同的时期也不会分得那麽匀乎。
记:我看你众多作品里人物画占的份额并不多,你怎麽想起要画人物长卷的呢?
画:我在2002年开始给几个小小说杂志画小说插图,为挣稿费,也是一种创作锻炼,又为一些专著画了大量的人物插图,能有几千幅吧,画着画着就觉得画人物对表现人的精神状况更直接更动人。遂后就开始了连环画的创作,先后画了《哪咤闹海》、《火神燧人氏》、《玄奘画传》等,这都是古人的生活故事,画着画着就有些疲倦了,而当下的生活画了也许更有价值。有一次,一位摄影家朋友给我看他拍的马街书会的照片,很多是抓拍的,艺人们在书会上的忘情说唱得情景一下打动了我,我想从事书画的人也应有这种全情投入的精神呀!我画他们是向草根艺人的顽强生长精神致敬,同时激励自己,挖掘自身潜能,向平庸的生活发出挑战。
二零一一的春天
记:创作的过程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你有没有感到艰难的时刻?
画:作为一个大“工程”,设计小稿中稿大稿困难,把握整体与局部调整疏密聚散移步换景的困难,在生宣纸上落墨得十分专心致至,一不小心就得从头再来。最艰难的是中途想放弃,不想画了,然后自己思想斗争了又斗争,告诫自己:放弃是最容易的事,最容易的事都没多大价值,别做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事,人生不过是一场修炼,对自己下手要狠点儿,哈哈。
部分《马街书会》长卷
记:画《马街书会》的意义是什麽?
画:你问到尖锐的问题了,有位作家说过,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可以赋予它意义。你不赋予它意义你活下去都成问题。同样一幅画也是这样的,我把给它的意义称作自己的偏见。用笔记录一个盛大的节日生活,是再高级的摄影技术无法替代的,那是独属于我的情感安排,我的日子我的情绪被千笔万笔留下痕迹。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点事,并图说节日的社会意义,马街书会作为春节里著名的民俗活动与春节期间的社火和灯会一样,具有民间节日的特殊意义。广大的民众,他们年深日久的勤苦劳作积累的疲倦,乃至苦楚的堆积、情致的压抑,都需要得到休憩和释放,而节日就这般合适地布置了出来。 马街书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它既是喜悦的同时又是感伤的。在日新月异的娱乐新技术冲击下,它的部分衰落在所难免,像一切需要保护传承的文化遗产一样,就是她原先的繁华盛年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在三年的作画过程中,某些时刻思绪纷然杂陈,画完后似乎又统统想不起来,几易其稿的艰辛磨砺也如同烟云,个中况味冷暖自知,像木心说的,那是属于一个人的大雪纷飞。
记:总结一下这些年的艺术成就。
画:成就这个词是不敢轻易说的。艺途漫漫,踩过几个歪歪扭扭的脚印,也不揣浅陋地描述下。1997年在家乡县城举办了个人书画展,之后参加过各级书画展,作品被收入多部书画集,画作和文章多次刊登于美术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以及其他报刊,插图作品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杂志连续发表,另外漫画作品获得过数十种奖项。不必一一赘述了吧?
部分《马街书会》长卷
记:你应该是以画为生的吧?你对当下火爆又纷乱的艺术市场有什么看法?
画:是的。木心有句话很有意思,他说艺术热闹起来了一定是艺术又失败了。市场的炒作之风是前所未有的,而艺术收藏者的种种认识误区又给炒作提供了时机。误区多是因为美盲多,买书画不是因为那件作品打动了自己,而只是为了投资或投机;不看作品只看名头,官高价便高,不知道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在大师满天飞的当下更是垃圾多多。时常有人问我是何级会员有何职称,当知道我不是任何协会会员时,他们会流露出好意的失望和惋惜。我坚持认为作品的价值与头衔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市场非把它们扯上关系不可,无可奈何。各级艺术协会的会员已成千上万,我干嘛再去添份乱作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在随波逐流泥沙俱下的艺坛,我身在边缘,仅有这麽一点小小的坚持了。
你问我以后有什么艺术规划,我说不上有规划,只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怦然心动的时候拿起画笔。
记: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你想对我们的读者说句话吗?
画:亲爱的朋友们,接近美就接近了幸福,艺术和人生的目的在同一个地方。
张文发简介
生于1969年,河南获嘉人,1997年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参加过各级美术展赛有获奖纪录,有作品被许多机构收藏,名入数部艺术辞书。绘画作品及艺术随笔多次发表于《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讽刺与幽默》、及其它日报,并为《特别文摘》、《青年博览》、《意林》、《故事会》、《百花园》、《特别关注》、《小小说读者》和一些专著创作了大量的文学插图和连环画,出版有画集、连环画《哪吒闹海》、《火神燧人氏》、《玄奘画传》等,漫画作品多次获奖。
责任编辑;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