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破冰 有望实现FOF产品零突破
设计一只博采众长、能够穿越牛熊的基金产品,是每一个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中国证监会日前正式发布《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这意味着自2013年最早提出公募FOF(基金中基金)概念以来,经过私募FOF和券商资管FOF等多轮尝试和酝酿之后,公募基金行业有望凭借首部“发展指南”,实现FOF产品零的突破。
政策红利释放
FOF即“基金中基金”,是指以基金为主要投资标的的证券投资基金。FOF通过持有多只基金,可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优化资产配置,降低多样化基金投资门槛,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选基服务。
FOF产品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较快,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种。目前,国内FOF产品都是类私募形式,主要以3种方式存在,即券商系FOF、银行系FOF和私募基金系FOF。其中,券商系FOF在数量和规模上均相对占优。与公募基金产品的投资门槛一般在1000元左右不同,券商系FOF产品的投资门槛最低为5万元,银行系FOF和私募系FOF的门槛分别为10万元和100万元,投资期限一般在2年至5年不等。
格上理财研究员尹凯迪认为,《指引》在三方面首次对公募FOF作出了明确界定:一是投资仓位。FOF基金须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合法的基金份额。FOF持有单只基金的市值,不高于该FOF资产净值的20%,且不得持有其他FOF。
二是投资范围。公募FOF可以投资除了衍生品之外的各类型基金产品,这意味着未来也将出现各种策略的FOF。
三是设定禁区。为防止FOF与新基金或迷你基金之间出现关联交易,《指引》规定了FOF投资其他基金的情况,如被投资基金的运作期限应当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报告披露的规模应当高于1亿元等。此外,为减少双重收费,防范利益输送,《指引》还就FOF管理人、托管人涉及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费用等作出明确规定。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资深策略分析师余军认为,“与已有的FOF专户相比,公募FOF从机制、能力和策略准备上可能更有优势。在机制方面,公募FOF的合规监管更为严格,《指引》对投资范围、双重收费等问题都有严格界定。在能力准备方面,目前国内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有多样化的基金产品、有分工明确的投研团队,已具备在国内外各资产市场的投资能力。在策略准备方面,部分公募基金已积累资产配置与择时能力,对股票、债券的投资策略有了较多储备,并在创新基金的投资运作中学会风控方法。因此,公募FOF有望打造真正的多资产、多策略的基金中基金”。
“发展公募FOF至少有两方面优势。”中证金牛公司投研主管盖明钰认为,一方面,FOF产品进行组合管理,门槛低、收益稳、回撤少,这是FOF受宠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较之私募FOF,公募FOF具备明显的优势,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FOF,投资标的仅限于公募基金,不但宣传推广不受限,潜在客户量大,易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而且运作规范,流动性优于私募。此外,公募FOF还具备信息透明、无业绩提成等特点。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大中型公募基金公司实力雄厚,渠道销售能力较强,人才队伍和规模运作优势明显,资产配置能力相对有保障。
“内”“外”之争
犹如硬币的两面。公募FOF优点很多,潜在的问题也不少。按照FOF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范围,公募FOF可分为4类:内部FOF管理人+内部基金、内部FOF管理人+全市场基金、外聘第三方FOF投资顾问+内部基金、外聘第三方FOF投资顾问+全市场基金。
目前,针对何种类型FOF产品适合国内投资者的问题,业内有颇多争议。尹凯迪介绍,目前市场上在发展内部FOF还是外部第三方FOF产品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对于管理人究竟由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牵头等问题,也有不同意见。
支持内部FOF一方认为,公募基金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已经足够支撑在公司内部优中选优,无需依靠外部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好买基金统计显示,公募基金数量达4476只,今年以来新增567只,发行公募基金的公司数量已达112家,在任基金经理人数1336人,无论从人才储备还是产品积累上,发展公募FOF都有现实基础。
从产品层面看,目前市场上基金产品数量超过70只以上的基金公司已有9家,分别是博时、广发、鹏华、南方、嘉实、易方达、工银瑞信、华安和招商,数量分别为118只、98只、97只、96只、95只、94只、83只、76只和75只。显然,在业内看来,至少在这些公司中,具备相对优良的公募FOF发展土壤。
“而且相对于外部第三方机构来说,采用内部FOF模式的公募基金在业内调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对基金经理、产品设计和投资风格等也更为了解,省去了获取数据的辛劳。”尹凯迪说。
反对者也不乏其人。展恒基金研究总监王茜蕊认为,“若公募FOF产品中标的基金备选大部分为基金公司内部基金,必然会降低FOF组合的有效性。而且,做内部FOF会有利益输送、内幕交易之嫌。相比较来说,第三方机构立场中立,能够更为客观、公正地筛选基金,从庞大的基金市场甄选投资标的”。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外部FOF在增加其他基金公司规模方面相对中立,不会像基金公司之间过于看重彼此的规模排名,也不会集中投资某一两家公司的产品”。
针对管理人应由公募基金牵头还是私募基金牵头的问题,王群航认为,“若管理人是公募基金,产品类型将主要是‘公管公’,即公募管理人发行的FOF,投资对象是公募基金。至于‘公管私’,即公募管理人发行的FOF,投资对象是私募基金或混合投资,这些产品在现实中较难成行。若管理人是私募基金,产品类型应以‘私管公’为主,即私募管理人发行的FOF,投资对象是公募基金,这类产品未来将较多。至于‘私管私’,即私募管理人发行的FOF,投资对象是私募基金的情况,是过往私募FOF中的主流产品,目前看业绩并不抢眼”。
也有人引用目前市场上的非公募FOF的产品业绩,对公募FOF的前景提出质疑。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4日,市场上共有734只私募FOF产品,类型包括自主发行、券商资管、公募专户、有限合伙、信托和期货专户等6种。具备可比数据的79只券商系FOF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仅为0.66%。有3只产品亏损超过10%。如果把时间延长至1年,券商系FOF的业绩更差,30只券商FOF平均亏损达到25%以上。
“已有的非公募FOF产品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公募FOF特别关注。”中融基金策略投资部负责人田刚认为,目前非公募FOF产品总体业绩表现一般,运营体系严重准备不足,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关联交易问题。此外,产品定义比较混乱,风格不够清晰,不能满足投资人个性化需求,限制了市场规模增长,这些教训都值得反思。
发展前景可期
要排除问题,汲取非公募FOF发展的教训,必须认清公募FOF的真正内涵。“FOF产品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有多高收益,而在于帮助投资者排除绩差产品,减少‘踩雷’风险,因此应辩证看待FOF的业绩。”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说,尽管今年上半年业绩排名首位的私募FOF仅有约32%的收益,远低于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冠军,但是700余只私募FOF的平均收益则要高于股票策略的平均同期收益。
从海外经验看,公募FOF的业绩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资产配置解决。余军认为,“国外的多元资产基金已成为占比较高的基金类型,是个人资产管理、养老金和教育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金融工具。借助于FOF管理人,投资人可将自身资产进行更为长期、理性的配置,进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资产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
如何更好地设计公募FOF产品?盖明钰认为,公募FOF运作首要环节应明确设计类型,比如,是做工具类,还是主动管理类产品;做内部型FOF,还是外部型FOF;做精选型FOF,还是配置型FOF;做自主投资FOF,还是借助外部投资的FOF等。这些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产品线广度和深度、募资能力、组合投资能力、基金投研力量、客户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际操作,即合理的基金组合策略和精选基金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股票型FOF、债券型FOF等产品相比,跨越大类资产的配置型FOF具有很多优势。这类FOF能够发挥公募FOF产品的强大投资研究能力,是国内公募FOF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展望未来,虽然FOF产品作为整体的业绩可能并不突出,但具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FOF团队有望脱颖而出,带动国内公募FOF发展步入新天地。
责任编辑:李坚